近日,估值500亿的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宣布解散,成为创投圈最热的新闻。
行业独角兽、天价估值、众多VC投资人的追捧,未能让创业之星一帆风顺。
失败的阴影就像一把达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让所有创业者难以入眠。 然而,面对倒闭、倒闭、创业失败的危机,有人感到恐惧,有人则从中挖掘机会吸取教训。
哈佛商学院汤姆·艾森曼教授根据一系列真实生动的失败案例,创作了《哈佛创业管理课程》。 本书构建了一套创业失败的分析框架和完备的应对策略,帮助众多创业者跳出创业中的各种陷阱。
相信本书所呈现的四种常见的创业陷阱能给你启发。
失败陷阱一
一流的创意,三流的配置
当你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空白,清晰地设计商业模式,并通过成熟清晰的商业计划获得投资人的巨额投资时,一切似乎都进展顺利。
然而,信心满满、想要大展拳脚的创业者却不知道,陷阱其实就在前方。
美国前创业明星昆西服装公司敏锐地把握了女性职业装定制的市场空白,提供了一套女性职业装定制服务——您只需报出身材数据,即可定制最适合的一件商务着装。
他们的创业愿景非常精准,但实际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由于缺乏优质的生产商,他们定制的衣服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合身性,导致顾客大量退货。 同时,定制服装的库存需求过大,也迅速耗尽了他们手中的资金——当配置跟不上创意时,商业模式只能沦为令人失望的空谈。
艾森曼教授指出了三种对资源要求极高的商业模式,它们最容易陷入“一流创意、三流配置”的失败陷阱。
一是操作流程复杂,需要不同专业环节密切配合;
二是需要预留名额;
三是资金需求巨大。
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指资金,还包括一系列重要的资源提供者——创业者、团队骨干、投资人和合伙人。
面对资源有限的困境,企业家必须通过“开源”和“节流”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1、开源:拓展资源
引进优质合作伙伴是拓展资源的重要途径。 创业者必须准确预估自身商业模式所需的核心技术、制造能力、仓储空间、客户服务等资源。 当这些需求不能独立满足时,他们可以寻找合作伙伴租用这些资源。
2. :控制规模
如果手头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一个宏大的想法,那么缩小产品线的种类、将困难的任务外包、专注于单一客户群和单一地理区域是避免一开始就磕磕绊绊的有效手段。
失败陷阱二
错误的假设
在《精益创业》一书中,作者埃里克·赖斯对创业公司的生命周期给出了新的定义:并不是说一家创业公司在目前“烧钱”的情况下还能撑几个月速度,而是指一家公司在其现金储备耗尽之前,可以完成多少次“扭亏为盈”。
大多数创业的成功,并不是靠灵感启发,而是通过试错找到正确的方向,在“边做边学”中不断成长。 因此,与其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企业家可能更愿意尽快推出新产品。
尤其是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金消耗速度日益加快的时候,在巨大的营收压力下,很少有创业者有耐心去完成全面的市场调研,他们只想用最短的时间尽快开发并推出产品。
艾森曼教授观察到:大多数时候,创业者之所以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用户,是因为他们等不及了。
图片
但忽视创业想法的充分理由是危险的。 一旦市场认知错误,快速推出产品就是快速见证自己的失败。
企业家有足够的耐心。 完成以下市场调查任务是避免失败陷阱的唯一途径。
1.客户访谈
首先,我们必须注意到用户的需求是非常不同的。 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草草考虑用户需求。 企业家必须采访最终用户和决策者。 面试。
2.焦点小组
主持人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邀请了六个左右具有相似背景的陌生人。 理想情况下,小组中一名成员的评论会引导其他人评论、回忆和分享他们自己的经历。 这是一对一面试无法做到的。
3.用户测试
用户对产品测试的反馈决定了产品改进的方向。 找出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可以邀请他们谈谈他们使用产品的体验,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什么困惑的问题等等。
4.竞品分析
了解用户需求后,创业者应该从发散思维阶段进入集中思维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做出决定,明确下一步需要解决哪些用户,针对哪个用户群。
失败陷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