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召开广东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纲要》精神。党的二十大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全面部署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邱克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广利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总结了202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在省委省***坚强领导下,教育部直接指导,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给予大力支持。高校坚持精准施策、强服务,多措并举开发就业岗位,以非常规举措和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广东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效显着,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制定了《保障202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工作方案》《202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落实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各高校认真实施顶层工程,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在挖潜扩就业稳就业方面,全年共提供政策性就业岗位28.3万个,比2021年增加近4万个; 2022年全省教育系统共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989场次,共有2084万户参与,累计提供就业信息1048万条; 全省高校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走访1.43万户,新增就业岗位18.36人、实习岗位8.13万个、就业实习基地合作意向9331人; 在教育部实施的“供需对接就业与教育工程”一期中,广东对接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三。 在培育特色示范课方面,全省在广东省遴选出58门高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和16个职业咨询特色工作室,评选出29部广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品教材。广东省、广东省20个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我省共有12所高校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创业院校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总量居全国第二。 在“互联网+”竞赛中,我省再创佳绩,夺得34金(含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53银。
会议指出,2023年广东将迎来首批高职扩招大专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规模有望达到97万人,比2022年增加25.5万人,增长35.6%。 留学归国人员来粤就业,202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有望突破120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会议要求,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三届二中全会部署委员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理念引导为主线,扩大就业为支撑,以指导服务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扩大阵地。 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招聘会和供需对接会活动,继续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走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统筹安排各类入学考试,做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录用及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充分发挥政策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和引领作用。 二是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增强就业教育实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装备强大的就业创业队伍,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职称评定机制。 三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管理和校园招聘市场建设,省教育厅将牵头组织92场省级供需见面会活动,分地区、分行业、分形式. 加强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和毕业生返乡离校就业服务。 四是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各高校要摸清困难家庭毕业生数量,建立帮扶账户,实施“弘智航海帮扶计划培训工程”,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职扩招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五是完善就业统计反馈机制。 要加强就业统计核查,严格落实就业统计监测工作“四不准”“三严不准”要求,加强学科专业布局调整。 六是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要继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聚焦“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四大要素。 要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就业创业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精品教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等精品工程实施。 要做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筹备工作,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
会议强调,做好我省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关键在抓落实。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 各高校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把毕业生就业创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校党委书记、校长要亲自部署、亲自调研、亲自推动,分管校领导要挂帅在前,系部领导要落实到位,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要狠抓就业毕业生的进步。 二要加强监督通报。 省教育厅将密切跟踪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适时实行周报、月报制度,通报高校就业进展情况。 省教育厅还将适时启动就业督查机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工作薄弱、就业落实率虚报的高校,将依法追究领导责任。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 各高校要积极加强正面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动向,做好就业促进政策和就业创业典型宣传报道的宣传解读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邑大学、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交流了经验和做法。
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将以视频方式召开,在各城市和高校设立分会场。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