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玛无语
前段时间,孩子们在家闲着没事就去小区玩。 父母没有时间陪伴。 没想到零花钱里却发生了一些蛀虫。
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和一个一年级的男孩经常在一起玩耍。 二年级的男孩比较有想法。 他总是让一年级的男生分5、10块钱,一起买一些零食。
一开始,一年级的男孩很高兴,花了一点钱去交朋友,投入也不算太高。 但很快,他就傻眼了,从欣喜变成了恐惧。
原来,突然有一天,二年级男孩的胃口变大了,张开嘴要了100块钱,还很认真地说:“别告诉父母,不然你在我眼里就不好看了。” 我敢告诉父母,我偷偷找出了压岁钱,送给了一个二年级的男生,并用这些钱买了一张奥特曼卡。
毕竟孩子还小,在这样的威胁之下,他心里感到极为不舒服。 回到家后,他神色慌张、闪烁其词,在父母的追问下说了实话。
家长非常愤怒,在群里公开了此事。 不少家长也表示,孩子回家经常谈钱。 撕裂,对待金钱的态度太随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都是“零花钱”造成的。 有的孩子零花钱很多,有的孩子没有零花钱。 “经济基础”差距较大。 如果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在对待金钱的时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有零花钱的乱花钱,没零花钱的乱要钱。 孩子有零花钱好还是没有零花钱好? 有人说,成年后会有很大的不同。 事实上,你不必等到你成年了。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差异就很明显了。
从小就没有零花钱的孩子
傅首尔在节目中表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零花钱。 看到邻居的爷爷总是把钱放在桌子上,她就产生了偷钱的想法。 有一次我想买冰淇淋,所以我真的去偷了一个。
好在邻居的爷爷很通情达理,更能理解孩子们的想法。 他没有斥责她,劝她好好做人,让她没有继续做傻事。
没有零用钱的孩子,被剥夺感非常强烈。 看到别人有钱,可以买东西,而我却没有,我心里很委屈。 有的孩子会像傅首尔一样偷别人的钱,有的孩子会像一开始的二年级男孩一样,欺负小孩子,向别人要钱。
如果这两种状态不及时制止,孩子就会屡屡得逞,变得越勇越滑。 二年级男生直接从5元、10元升级到100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网上有一个问题,“从小没有零花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受访者的普遍感受是“年轻时自卑”、“长大后报复性消费”。
有一个高度赞扬的答案,自称非常两极分化。 一方面,我很在乎钱小学生如何赚钱?,买东西总是算很久,花钱也心疼。 另一方面,由于压抑的控制欲和强烈的购物欲,他成为了月光族,甚至产生了温和的拜金思想。
冲动之下花了很多钱,后来又后悔了花钱的行为。 每次都要为花钱而受苦,很难有快乐的时刻,生活太累了。
一些家庭成员认为,限制孩子的支出会让他们养成储蓄的习惯。 反之,会导致孩子的精神伤害和非理性消费。
有零用钱的孩子
楚殷教授说,零花钱一定要给孩子,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东西,由他们自己决定。 因为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损失,所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 生活充满数学,提高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提高社交能力。
广东的一个朋友,女儿3岁的时候,看到什么都想买,就每天给她1元钱,让她自由消费。 一开始,孩子每天花1元钱。
后来,孩子慢慢地偷偷地花掉一半的钱,把另一半存起来,存到一定程度后,买更贵的东西。 孩子不再见自己想要什么就乱花钱,也学会了计划。
孙禄红在《妈妈教的数学》中提到,他小时候是用钱学数学的。 买生活用品时,他得用嘴数钱,坐公交车买票时,还要检查钱数。 这些生活细节培养了他引以为傲的数学能力。
有朋友说,如果没有零花钱,就只能和和自己经历过同样情况的孩子一起玩。 有零用钱的人无力应酬,会影响局势。
从实际情况来看,只要教育得当,有零用钱的孩子就不会乱花钱,提高数学能力,拥有更广阔的社交圈,正如楚殷教授所说。
所以,有零用钱的孩子是快乐的,不仅心理健康,而且行为得体。
给孩子零用钱,一定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金钱
从以上对比分析来看,给孩子零用钱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做好引导,避免出现对钱过于随意的行为。
首先,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
钱不是大风吹来的,而是父母辛苦劳作、辛勤劳作换来的。 给孩子说起挣钱,他可能会觉得很模糊。 他可以带着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体验一下自己岗位上的一天,感受其中的忙碌、复杂和辛苦。
并告诉孩子一天能赚多少钱,让孩子将劳动时间、工作类型和金钱数字搭配起来,形成具体的概念,钱就不再是抽象的了。
孩子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会更加珍惜,不会随意丢失、损坏、送人情。
二、认识金钱的价值
钱不是一张普通的纸,也不是一张简单的金属圆盘,而是一种具有价值的货币。 孩子之所以乱花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钱有多值钱。
将具体的事物与钱的数额联系起来,孩子理解起来非常直观。 10元钱能买多少钱的蔬菜? 每斤可以买多少种不同的蔬菜? 这5种蔬菜各能买多少钱? 10元买不同的产品,你能买多少? 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了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10块钱买的蔬菜可以供全家人吃几顿饭(我们这里9.9买了菠菜、韭菜、萝卜等3斤多,确实能吃好几顿),但买奥特曼卡却买不了多少。 通过这样的差异比较,孩子们可以衡量什么更值得购买。
最后,明智地分配金钱
有了零用钱,孩子就会有控制权,也会更加自信、自主,但一定要学会如何正确控制,不做守财奴,也不做砍手者。
确定哪些物品需要用零用钱购买。 孩子需要的物品有很多,小到衣服、鞋子、车辆,小到文具、书籍、零食、玩具等。要划定范围,比如家长应该购买的大件物品,文具、零食、玩具、礼物等。同学等自己买。
列出不能购买的物品清单。 如果担心孩子买一些不合适的东西,一定要让孩子有界限感,制定具体的禁止购买清单,让孩子知道有些物品有害无益,不能买。 。 比如垃圾食品、破坏性玩具、游戏充值等。
保留您的购买记录。 这样孩子就可以知道自己原来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以便心中有数,为下次购买做好计划。
要有财务意识。 在《小狗钱》中,Gia在12岁时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因为她懂得如何理财。 把钱分成3部分,10%零用钱,40%梦想基金,50%养鹅。 孩子们通常有钱可以花,他们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存足够的钱去做更多的事情。
结语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有的孩子有零花钱,有的孩子没有。 在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孩子们很容易出现沟通不协调的问题。 尤其是如果不注重金钱教育,孩子的行为如果没有引导、没有自由发挥,就会受到伤害。
从分析来看,孩子有零花钱更有利于健康成长。 教孩子正确管理零用钱,可以尝试文章中提到的4个方法。 希望对家长有帮助。
我是@冷妈望语
两个男孩的妈妈,10年以上育儿经验
陪伴孩子读书、英语启蒙、科学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