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在豆瓣“有一天副业失败”群里,24万年轻人齐聚一堂,分享副业的喜怒哀乐。
“工资四千,副业四万,你永远不知道那些副业的人赚多少钱!”
“我发自内心的告诉你,那些告诉你做副业轻松年薪N万的人,90%都是骗人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劳动关系趋势报告》显示,近年来兴起一股兼职热潮,高达53.9%的上班族从事兼职。时间工作。 这一比例在00后受访者中最高。 达到54.5%。
做副业似乎是很多职场年轻人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年轻人会开始从事副业呢? 他们从副业中获得了什么? 什么样的副业才是完美的副业?
奖励:走向独立并获得价值感
徐舜原本是一家民宿店的老板。 近两年旅游业不景气,她把民宿长期出租,一边做房东,一边做陪护医生。 除了赚钱之外,一年多的临床医生经验也让她收获了很多额外的东西。
旭顺的顾客主要是老年人、孕妇和单身青年。 她回忆,曾经陪一对患有抑郁症的母女去看医生。 治疗过程中,女孩不愿意与父母和医生过多交流,但没想到却愿意和她聊天。 此后,徐顺带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 角色,将女孩的病情转告给医生。 “每次复习我都会陪着她,看着她一点点好起来,我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我有很多长期的老年顾客,他们的孩子不在身边,这些爷爷奶奶会把我当作临时的家人,每次都有奶奶给我送早餐,我感觉很温暖。” 徐舜说上班族周末可以做哪些副业赚钱,“现在旅游业好起来了,民宿生意也恢复了,但我还是会继续做陪护临床医生。这份副业有其他工作没有的温暖,还有感觉。”被需要和被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
1997年出生的林依琳在一家私营公司从事行政工作,但她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一家线下成人用品店的老板。
“县里工资不高,常年存不了多少钱。我做副业的目的是独立,精神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发展一份有利可图的副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我实现经济独立迈出了一步。”
抱着这样的想法,主业稳定后,林一琳开始寻找合适的副业。 查了很多资料后,她决定加盟一家成人用品店。 “开店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前期花了很多精力,选址、挑机器、进货、做宣传,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林一琳说:“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些亲戚听到我的副业也会在背后议论我,但好在我父母支持我,这两年店里一直在亏损,今年终于开始盈利了,除去各种成本,每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虽然不多,但万事开头难。”
在“体力劳动”中寻找对生活的掌控感
麦如云是一位家居装饰行业设计师。 她平时要处理繁杂的设计工作,还要处理甲方提出的各种要求。
闲暇之余,麦如云在宠物平台注册成为一名宠物饲养员。 晚上或者周末,她就会接到订单过来喂宠物,舀便便,喂小猫小狗,和它们玩耍。
麦如云说,做宠物保姆是她和小猫们互相治愈、救赎的一种方式。 “很多小猫都有分离焦虑症,需要人的安慰和陪伴。我很喜欢小猫,这份副业让我每天都可以捡不同的小猫,而且工作的时候我不会想任何事情,只是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对我来说非常治愈。”
吴勇也试图通过副业来“改变主意”。 她是一位常常认为自己“没有灵感”、“才华已经耗尽”的编剧。 在朋友的建议下,吴勇找到家政公司学习仓储,成为一名兼职仓储师。
每逢周末,吴勇就会跟随家政公司到顾客家中做收纳整理工作。 她遇到过有囤积习惯的女孩,家里东西太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住别墅、拥有上千双鞋的明星……每次入库前,她都要提前与顾客沟通。 、了解客户的收纳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家里不能整洁的原因,尽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当一名仓库管理员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权。我不用去想为什么我写不出剧本,我只需要做好这份工作。我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他们的想法也很有趣。”相反,它为我的剧本提供了很多灵感和素材。”
与人生规划相结合,副业是一种低成本的试错方式
24岁的冯妮,工作日在豪华写字楼做白领,周末在蛋糕店做面包师。
你为什么选择做这份副业? 因为冯妮一直想开一家蛋糕店。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一度放弃了高中的文化学习,在蛋糕店打工,又到职业学校学习西式糕点烘焙。
大学时,冯妮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店铺和商业管理知识,为开一家蛋糕店做准备。 但大学毕业时,恰逢疫情,开店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心情跌入谷底的冯妮决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等待机会,然后开始做副业,让自己不与烘焙“脱节”。
现在,已经工作两年的冯妮,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同的蛋糕店做兼职面包师,学习和积累开店的经验。
“有的蛋糕店规模不大,搬面粉、搬洗衣机的活都得我自己做,体力消耗很大,但我也学到了很多,也很享受。” 冯妮说,“两三年后,等经济形势好起来,积累足够了,我一定会开一家自己的蛋糕店,把副业变成主业。”
与冯妮不同,王洛雨的副业是让自己在主业上走得更远。
“当我事业上升的时候,我会尝试一些与我的主业相关的副业,以开辟更多的可能性。” 王洛宇的副业几乎都与她的主业有关。 在工作场所,她主要做孵化运营相关的乙方工作。 之后,她会尝试做甲方作为副业。 “这样的角色转变可以帮助我理解甲方的思维,也可以让我更好地掌握行业的运行规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未来的发展。这种经验的积累将逐渐成为我的职场竞争力所在。”
王洛宇说,“副业是一种低成本的试错和积累经验的方式。如果你真想在主业上发展,可以把副业作为积累能量的手段。如果主业只是想发展,可以把副业作为积累能量的手段。”稳定了,那么副业就可以成为开启无限可能的工具。”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燕认为,年轻人热衷于从事副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前很多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就倒逼年轻人努力发展副业,从T型人才转型。 对于π型人才来说,“两条腿走路”为自己多了一层保护; 其次,年轻人本身就是一个追求新奇、愿意尝试各种新兴商业业态的群体,而互联网也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
如何选择完美的副业? 高燕认为,这和选择自己的主业是一样的。 如果某件事是你热爱、擅长的,并且能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回报,那么它就值得你付出努力。 “但现实中,每个人都很难找到一份同时满足三者的工作,需要做出权衡,所以合理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非常重要。”
“每个人在旅行时通常都会制定策略,但他们却忽略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高燕建议,初入职场、不确定是专注主业还是发展副业的年轻人,不要盲目冲动,听从别人的意见,患上所谓的“副业焦虑症”。 ” 被胁迫。 “你可以先和职业规划师或者有经验的工作前辈沟通,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规划做出判断。”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从事副业只是为了赚钱,但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赚钱之外,副业还可以为你提供独立的支持、价值感的来源、精神的治愈、对生活的掌控感以及实现梦想的能力。 职业规划的工具和工具。
高燕说,“很多人认为有钱就拥有自由。金钱确实能给生活带来控制感,而控制感是自由的重要基础。但我更鼓励大家追求幸福而不是追求自由。”自由与幸福的关系差距体现在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上,爱情和工作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一琳、徐顺、麦如云、吴勇、王珞瑜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