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零食? 信用? 还偷钱?
面对孩子的劣迹,家长们怒不可遏,但又都将责任归咎于食堂:“你们连我们都不认识,就把功劳归功于你们的孩子?”
于是,家长勃然大怒,冲到食堂,将食堂砸得粉碎。
当然,冲动一时是好的,但砸了之后就得算账。
很快,家长被警方行政拘留。
此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给孩子信用是信任,但毁坏商店则是无赖。”
“如果你管不好自己的儿子,又不能自责,就得想办法推卸责任。”
“当你看看这样的父母,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
说到底,这是谁的错呢?
小店,有问题。 给未成年孩子赊账,积累数百块钱,鼓励孩子养成贪吃零食、赊账、过度消费等不良习惯,确实不妥。
我的孩子有错。 没有钱不应该买零食,未经父母同意不应该借钱,无力偿还债务不应该偷钱。
然而,孩子的这些错误是谁造成的呢?
如果他有零用钱,他不会因为没钱而赊账买零食;
如果他对金钱有正确的看法,他就会知道消费必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也会知道不可以有不义之财;
如果你和父母有良好的信任,当你无力偿还债务时,你会向父母求助,而不是悄悄偷窃。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的金钱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兴趣、情感教育,却避而不谈金钱教育,因为金钱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
有些人总认为和孩子谈钱是庸俗的行为,殊不知不谈钱的危害有多大。
孩子缺乏金钱意识怎么办?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罗伯特总结了没有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会遇到的四个问题:没有克制消费意识、没有需求优先排序意识、没有投资意识、没有风险意识。
金钱教育本质上是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获取”和“占有”。
如果孩子不明白如何正确地“获取”金钱,他们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八年前,一名高中生了解到卖肾“赚快钱”,于是他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来买一部。
结果呢? 这种“快钱”带来的快感并没有持续多久。 由于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被送往医院。 他的父母为他的治疗欠下了巨额医疗费。 这不仅毁掉了整个家庭,也让他的朝气蓬勃的青春被永远毁掉了。 结束了。
也有一些女孩为了赚“快钱”而卖鸡蛋,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一些孩子通过高息网贷走上了不归路,令人唏嘘。
近年来,孩子们被灌输了很多乱花钱的教训,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对待“占有”。
7岁男孩小李从父亲那里偷了8万元游戏收费,购买了大量游戏装备;
11岁女孩阳阳5个月内给网络主播小费近200万元;
一名16岁女孩奖励男主播50万多元,这是家人治疗弟弟尿毒症的救命钱。
难道这些孩子生来就又蠢又坏吗? 并不真地。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金钱概念。 他们不知道父母赚钱有多辛苦,不明白钱的价值,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花、为什么花、花多少钱。
因此,他们无法抗拒花花世界的诱惑,听到几句好话后,就大方地挥霍金钱。
人们可以赋予财富善恶品质,但财富本身不会改变人的善恶品质。
在这些情况下,错的不是钱,而是孩子对金钱的看法有问题。
对于金钱的理解需要父母传授给孩子。
如果你在生活中不表现出对金钱的崇拜和追求,只是把它作为生活的工具,勤奋赚钱,理性消费,那么你的孩子也会这样处理与金钱的关系。
只有知道了什么是金钱,孩子们才能懂得什么是节俭、什么是财富、什么是慷慨。
零用钱给孩子带来选择的快乐和自由
一位老师发现,小学二年级时,孩子们经常偷班级里其他人的钱。
而这些孩子都有一个特点:父母不给孩子零用钱。
当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发现“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然而,有些家长没有注意到这种变化,不给孩子掌控自己钱的机会,因此孩子可能会偷别人的钱。
除了偷窃之外,有些孩子还可能作弊。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她的父母从来不给她零用钱。 他们总以为自己每天在家吃饱喝足,何必需要零用钱呢?
当同学们买零食,尤其是夏天买冰棍时,她只能远远地跟着、看、吞,眼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有一次,她实在忍无可忍,就向妈妈谎称交了学费。
拿到钱后,她一下午吃了三根冰棍。 结果她拉肚子了,被老师送回家了。
当然,班次费骗局也被现场揭穿。
这件事很快在学校传开了。 她感觉自己再也无法抬起头来了。 她不愿意再上学了,很快就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
在大人眼里,零用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孩子眼里,却是他的自尊。
电视剧《圆周率》中,颜妮的高中女儿抱怨父母总是克扣她的零用钱和压岁钱,甚至没有兑现期末考试前承诺的“进步奖金”。
颜妮说:“你都有孩子了,为什么总是需要钱呢?”
女儿很认真:“孩子也需要钱,把钱装进口袋,这样他们就能挺身而出。”
妈妈还没付账:“你想买什么?缺什么吗?”
女儿说:“我缺少的是快乐和选择的自由。”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是的,孩子们渴望有零花钱。 他们想要的不是金钱本身,也不是炫耀。 他只是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零食小学生如何赚钱买手机,并能和同龄人一起尝试; 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时,他就能体验到拥有的乐趣。 。
尹建立曾表示,孩子今后是否乱花钱,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如何;
二是孩子内心是否有物质匮乏感。
小时候对零用钱不满意的孩子,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深深的匮乏感,会不自觉地产生对金钱的渴望和向往。 当他们长大后,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他们非常看重金钱,舍不得花钱,因为小时候被压抑太久,没有合理理财的乐趣,体会不到获得美好事物的乐趣;
要么大手大脚地花钱,一有钱就花,以弥补小时候因“花得不够”而造成的心理遗憾。
给孩子零花钱是一门艺术
罗恩·利伯在《反宠坏》一书中写道:零用钱可以教会孩子花钱和储蓄,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
零花钱怎么给?
美国摩根基金会的创始人老摩根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规定他们每月的零用钱必须通过做家务来获得。
虽然他的出发点是鼓励孩子们去工作,但我们并不鼓励这种做法。
零花钱不应该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的工具。
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都用金钱奖励或惩罚,他们就会对事物本身失去兴趣,体验不到乐趣。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习惯只有当外界给予他们某种刺激或反馈时,他们才有动力去做某事。 如果你做事,你会失去比得到更多的东西。
给孩子零用钱时,应事先与孩子约定时间和金额,家长应主动给。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在“乞讨”,让零用钱成为一件快乐、享受的事情。
给了多少零用钱?
没有统一标准,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消费情况来确定。
比如我们家,女儿一日三餐在家或者在学校,所以我每周给她20元零花钱,足够她买一些零食或者她喜欢的小文具了。
当然,有时候女儿会对我们要求更多,比如她有一个喜欢的玩具,但她的零花钱不够买。 我不会立即满足她的要求,而是鼓励她为这个目标存钱,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自我控制也让她明白,美好的事物是值得等待的。
零用钱怎么用?
零用钱是培养孩子金钱意识和财商的绝佳机会。 只要你的孩子会数数,你就可以开始给他一点零用钱。
一旦你开始给孩子零用钱,就让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给他犯错误的机会。 让他们明白钱是什么以及如何花钱。
零用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具。 它不仅教会了金钱的价值,还让孩子学会选择、计划和等待。
只有让孩子拥有幸福和选择的自由,
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会有一种充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