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唐晓青
“内地发展很快,很多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不断涌现,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敢奋斗,我们的梦想终将实现。” 在湖南长沙开了两家港式小吃店的香港年轻人单子健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还“推销”了自己最近研发的新产品——牛腩。
近年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 单子健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我最初筹集了近200万元(人民币,下同),投资了各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四家饮料店,最后我血本无归。” 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单子健决定从港式小吃入手。 首先,他回到香港学习制作从小到大最爱吃的港式牛腩,然后“闯荡”长沙,向亲戚借钱,在商场里开了一家港式小吃店。购物中心。
“为了满足内地食客的口味,港式小吃配备了长沙本地面,我还专门做了湖南剁椒。” 单子健注重新鲜的食材和正宗的做工。 他家的港式牛腩面售价32元一份,和大陆的差不多。 与小吃相比,价格没有竞争力创业新机遇,开业后食客也很少。
但正宗的长沙风味与纯正的港式美食相结合,逐渐吸引了众多食客,口碑也让店铺越来越受欢迎。 后来在各个社交平台走红,让世界各地的“吃货”纷纷前来“打卡”。为了让港式市井餐饮文化更好地在内地扎根,单子健将店面迁至长沙老城湘春路。
记者在这家名为“新子记”的店里看到,虽然面积不大,但复古的港式装修风格,再现了香港街头茶餐厅的独特风味。 墙上贴满了香港标志性景点的照片。 还有各式牛杂、萝卜牛腩、招牌牛腩粉、椰子冻、咸柠檬七等香港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租金便宜,人流量大,比较适合口碑推广。” 单子健告诉记者,与香港相比,在内地创业的容错成本更低。 内地不仅鼓励年轻人创业,还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优惠措施和很多机会。 ,“如果你的生意失败了,你可以重新开始。”
湖南长沙也是内地的“美食之城”。 这里的“舌尖经济”刺激着海内外游客的味蕾。 随着“夜经济”等新业态的出现,长沙成为新的“网红”城市。 看中长沙的客流和现代化,曾在深圳、惠东等地创业的39岁香港青年敖卓豪,在长沙开设了两家名为“钢铁侠海鲜”的餐厅。
“有日本料理,也有火烤海鲜,这种新奇的美食很受长沙年轻人的欢迎。” 来内地15年的敖卓浩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和湖南自贸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我计划和朋友们在长沙建一个食品加工厂。 “融入创新创业时代,希望长沙有更多香港商会,为香港人来内地了解市场、获取资源搭建平台。”
已在长沙结婚定居的单子健,也打算将港式早茶文化带到长沙。 “疫情稳定后,内地消费市场明显复苏,年轻人非常愿意尝试新事物,相信会有发展空间。” 单子健表示,内地经济发展迅速,选择机会多,就业平台大,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诸如引领香港创新创业青年等因素。 “很多香港大学生也考虑到内地发展,认为内地比香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香港女孩林曼舒在长沙开设了一家外观管理工作室,指导顾客时尚穿搭。 它还经营美容、美甲、睫毛和皮肤管理服务。 她计划明年开设一家分店。 “内地创业成本低,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服务创业的机构也很多。” 36岁的林曼舒表示,香港特区***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推动香港年轻人来内地实习和就业,并与内地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合作为香港青年提供深度交流项目,与内地青年建立友好关系。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