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赚米,看新闻也能赚米……这种砸烂的宣传很常见,但当腾讯推出的一款视频应用告诉人们“看还是可以赚米的”电视剧免费”,天塌下来了。掉下来的馅饼曾经让小编确认今天真的不是“愚人节”。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01
腾讯推出可以赚米的视频应用
今天从应用商店得知,“片多多”是腾讯近期推出的一款视频应用。
据介绍,片多多App为用户提供了《还珠格格》、《乡村爱情》、《康熙王朝》、《三国演义》等上万部经典电影,无广告免费观看。 .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累积观看时间获得金币,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也可以提现。
具体来说,每小时看剧可以获得3600金币,兑换0.2元左右,最低提现门槛0.3元,每天看剧可以获得金币上限3600金币.
据了解,片多多App的影视内容包括情感生活剧、怀旧古装剧、乡村剧、悬疑剧等多个品类。
软件设计方面,界面和操作功能非常实用简洁,但目前只支持横屏播放。内置调整速度、锐度、选择、跳过开头和结尾等功能。
据报道,腾讯针对下沉市场推出了拼多多应用。软件轻巧,可适配配置较低的低端手机。简单的操作可以让更多的中老年用户拥有更低的使用门槛。
小编可以理解争夺下沉市场的逻辑。毕竟免费片源不会太多,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前两个月腾讯一直在涨会员价,现在突然说可以“免费”看还是可以赚米的电视节目。”这真是令人惊讶。
02
多家网络视频平台VIP会员涨价
在“片多多”正式上线前,腾讯在4月宣布VIP会员价格将于4月10日上调。据测算,iOS端最高涨价20%,端最高涨价33.3 %。此前,爱奇艺还上调了VIP会员的价格,不排除其他网络视频平台也会跟进涨价。
此次,腾讯视频的VIP会员已调整为多终端统一定价。由于安卓终端价格较低,涨幅明显。例如,连续包月从15元提高到20元,增长33.3%。
但实际上,在线视频平台经常会做营销推广。比如腾讯视频页面显示,连续套餐首年158元,之后年续208元。如果价格从 158 元一次上涨到 218 元,将上涨 60 元,涨幅为 37%。
在涨价之前,腾讯视频VIP会员甚至可以在首年以158元的价格中奖。
腾讯视频还表示,所有在2022年4月10日0:00前已经处于腾讯视频VIP自动续费状态的用户,如不改变当前自动续费状态,将享受0前调价前的价格: 00 于 2022 年 4 月 17 日。续订折扣。
在腾讯视频VIP会员涨价之前,爱奇艺已经试水,2022年第四季度将率先上调VIP会员价格,最高涨幅约30%。涨价后包月25元,包年248元。包月19元,包年218元。
对于视频巨头纷纷提价,外界主流声音认为看电视剧赚零花钱,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持续亏损的问题。近期,在密集发布的网络视频公司财报中,大多持续亏损。爱奇艺财报显示,2022财年净亏损70亿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103亿元。
虽然阿里巴巴并未公布优酷的具体亏损数据,但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季度业绩中显示,本季度数字媒体和娱乐板块的调整后EBITA亏损同比收窄。
.2022年财报发布后,.CEO张朝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视频的亏损一直在警戒线以下,减损效果明显,继续追随‘小而美’。路线。”
在腾讯2022年财报中,涉及长视频的内容非常短。在赚米的压力下,提高会费可能更理性一些。
事实上,在会员费上调之前,网络视频行业就出现了一些新的盈利方式。除了原本广受诟病的“点播”、“VVIP”之外,最近还出现了卖“视角”、卖多会员等新方式。盈利模式。
比如,咪咕2022年第14届咪咕音乐节的在线门票可以卖“透视”。2元可以解锁基本“视角”,18元电子票可以看到四个“视角”,88元套票,甚至1888元套票。
高价票自带更多“视角”等权益,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明星“视角”。以明星蔡徐坤的“视角”为例。购买后可近距离观看蔡徐坤舞台表演。模式很新颖。
网友:好家伙,第一次听说你可以这样玩。事实上,这种变相“涨价”还不如直接VIP会员涨价,而且除了收入压力和亏损问题外,视频平台会员的峰值增速也困扰着爱奇艺、优酷等平台。腾讯。
03
视频会员增速峰值存疑
从商业变线端,可以看出活跃用户、持续增长、持续付费的重要性。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是增加内容的内容来满足用户,然后各个平台也在消费端增加内容。各平台争抢用户后,视频会员增速是否见顶?
2022年12月,中国泛娱乐用户渗透率达到97%,其中网络视频用户渗透率达到75.1%(与短视频用户渗透率持平);2022年12月看电视剧赚零花钱,中国网络视频月活跃用户规模为8.7亿人(同比下降5.1%),活跃用户和渗透率视频行业进入存量时代,新进入门槛不断提升增加(如内容支出成本,爱奇艺2022年全年内容成本为209亿元),在头部平台存量的争夺中,发力来自用户留存的内容争夺。
但我们也看到,视频平台从烧钱抢用户阶段进入存量用户留存阶段,内容也出现组合或替换展示。对于视频平台来说,这种模式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通过替换等方式增加内容的厚度;对于内容提供方而言,以大剧联播模式实现多平台收视共振效果。但是,联播或替代并不意味着视频平台的内容布局会走向同质化。平台在内容布局和差异化综艺上表现出不松懈的特点。
视频会员数量的竞争已经结束,电竞存量用户时代已经到来。用户端的数据增长焦虑在以会员费为主要收入的上更为突出,我们也看到会员涨价,与高投入的优质内容供给形成良性循环,比如《被遗弃的后代》。观看“必应”的6200万用户,但在中国视频平台的商业化中,除了会费或涨价外,其他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基于各头部视频平台所获得的活跃用户群,如何从单纯的增长率提升活跃会员数量,增加用户粘性,增加用户可消费的多场景,成为视频平台关注的焦点。下个阶段。在各自系统的优势下,他们也涉足内容电商领域。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PGC(专业制作内容)或PUGC(结合UGC广度和PGC深度)内容来聚集流量,粉丝社区积累流量,进而聚集流量。将流量引流到商品购买上,实现流量变线,如B站(会员购买)、芒果TV(小芒电商)、爱奇艺(爱奇艺商城)等。
从流量重构的角度来看,腾讯推出“多多多”就不难理解了,何况在流量的压力下,类似的应用可能会越来越多。毕竟下沉市场的巨大流量对任何平台来说都是一种诱惑。,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去赚金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