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然(ID:)
作者|王敏
编辑|金宇凡
“当其他人庆祝节日时,我赚钱。” 2023年春节期间,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有人与家人团聚,沉醉在节日里,也有人“悄悄介入”,疯狂赚钱。
节日气氛中,各种“年味”商家纷纷走俏,试图掏空我们的钱包,而热衷于赚钱的年轻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抓住了这波“年味”商机,并以奇特的方式兑现。
其中,有人盯上了送货上门业务。 上门做饭的订单要1000元,上门美甲的订单要700到800元,上门喂猫的订单要100元。价格不便宜,但是人们正在排队预约; 春节前,一些人开始下线。 他们摆摊,靠“年货必需品”小赚一笔,比如卖春联、福字、灯笼,一天能赚几千; 有些人还在家接网上订单,制作有春节气氛的产品,比如在家经营手工手机壳生意。 直接一击。
年轻人赚钱的副业往往与兴趣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但假期赚钱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面对高额奖励,他们都表示又累又开心。 有人利用这个春节高峰期做起了副业,也有人打算把这种尝试变成一项长期的小生意。
上门服务:
每单做饭1111元,做美甲5天赚2万元
春节第一天,广州“珍在酷”就接到了上门做饭的订单。 要去深圳,价格1111元。 这是珍仔上门做饭两个月以来接到的最远的订单。
2022年11月,真哉辞去首码运营总监一职后,在进入新工作之前的过渡期开始了一份上门做饭的副业。
2022年,上门做饭生意在社交平台上流行起来。 真仔通过VX、小红书等渠道推广后,加上他的餐饮行业背景和多年一线厨师的经验,订单迅速涌入。
目前,珍哉四道普通菜品的售价(不含食材成本)已达到158元。 菜品多的话,收费会高一些,但只要他有时间、有精力,每天的订单基本上都能填满。 每天收入四五百元。
贞子在家做饭/受访者提供
贞子明白,家常菜提供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情感价值。 如果顾客需要的话,他来做饭的时候往往会传授一些烹饪经验。 而这是在餐厅用餐时很难有的体验。
春节前后,家常菜尤其流行。 “春节前一两周,家宴需求开始明显增加,询问年夜饭的人最多。” 贞子告诉沉然,春节大家都想在家吃得更好,但又不想这么累。
不过,由于振仔要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所以他没有接年夜饭的订单。 除夕夜,他只接午餐和夜宵的订单。
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三,由于春节高峰期,臻子会在每个订单的基本价基础上额外加价333元,但一直都还是满的预订了。
大年初一的一位顾客还给了贞子一个惊喜。 “这位顾客看到我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后,对上门做饭的服务模式很感兴趣,直接以1111元的价格预订了元旦晚餐。这也是过年的好兆头。” ”。
在家做饭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身高196厘米的珍仔即使在厨房里转来转去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不过,这个行业的自由时间和美味佳肴的分享对他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春节期间,另一项吸引巨额账单的上门服务是上门美甲。 广东的一位上门美甲师告诉《沉燃》,高峰期从春节前20天开始。 越接近春节,订单越多。 用户希望在春节期间拥有漂亮的指甲,对指甲贴、水钻贴的需求也会增加。 增加了,所以单价也比平时高,一份订单可以达到700元到800元左右。 除夕前的五天里,她一共接到了25个订单,收入在1.8万到2万元之间。 春节前20天的高峰期,她的收入接近3万元。
新年美甲/受访者提供照片
当然,相应的,也很忙碌。 前几天,我一天接待多达6位顾客,至少要乘坐7辆出租车。 我会早上8点去客户家开始工作,完成工作后赶往下一个客户,为最后一个客户完成工作后我必须在深夜到达。 凌晨 1 点。 她说她太累了,回到家只想躺下睡觉。
有些提供不止一项上门服务。 在北京工作的程序员石石在春节前后都有了一个计划:“过年前我会来我家做指甲,过年后我会来我家喂猫” ”。
她告诉沉然,年前因为要上班,所以只能在周末接单。 由于我是刚入行,又是兼职,所以定价不高,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两个周末我一天接待四个客户,四天总共赚了一千多块钱。
临近过年,诗诗又把精力集中在上门喂猫上。 她还采取了性价比路线,每次30元。 最大的猫一共需要喂14次,收入420元。 她还捡了另外3只猫,加上你可以赚一千多。
石石提到,节假日期间,上门喂猫的需求非常旺盛。 春节期间,很多人回家过年,上门喂猫供不应求。 不过,她更感兴趣的是尝试一下,而不是热衷于接单。
海帆也感受到了“订单骤增”的感觉。 她自2022年入驻“猫巷”以来,一直在上门喂食。去年春节期间,没有人感兴趣,但今年春节,询问量猛增,尽管订单超过3公里。全部都拒绝了,但最后筛选后,她还是接受了16份订单。 订单最多的那一天,她要跑10个地方。 定价不高,她注重性价比。 半个月她能挣4000元左右。
林曦,住在上海的大三学生,专业是动物。 从两年前开始,她就开始挨家挨户喂猫。 服务内容包括喂水喂食、清理猫砂、打扫卫生、和猫玩耍十分钟。 除了进入平台、接单之外,还积累了一批自己的客户。 春节期间,家里养一只猫的价格可达数百元。
春节前后的半个月里,她一共接到了24个订单,两周的时间就赚了8000多元。 她最多的就是一天走访16户人家,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她告诉沉然,上门喂猫是假日生意,高峰期赚的钱都是一样的。
线下摊位:
写春联一天能赚几千,卖灯笼三天收入翻倍。
春联、福字、灯笼都是每个家庭过年必备的春节气氛物品。 每年春节前,摆线下摊位出售这些年货,成为很多人的副业首选。
今年春节前,在重庆打工的穆哥利用业余时间尝试在地摊上写春联,靠着自己的书法手艺赚钱。
这个想法是穆哥逛街时发现重庆有一条街可以摆摊的。 虽然小众,但却吸引了很多小资的年轻人。 朋友在那里卖电子烟,做塔罗牌占卜,生意还不错。 “我从5岁开始练书法,已经23年了,每年给家人亲戚写十几副对联,还能摆摊。”穆哥说。
于是,我在网上买了春联纸和福纸,做好了准备。 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日晚上,穆哥和他的妻子去摆摊。 不过,第一次更多的是“踏入”性质。 晚上6点到10点,只挂了两幅写好的春联。 主要吸引了现场定制的用户,而且当时发现的位置比较暗。 ,上前询问下单的人并不多。
穆哥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1月15日晚上6点左右去摆摊时,他不仅找到了灯光比较亮的位置,还从产品上做了很多优化到价格,不再只是现场定制。 调整为提前写好的对联18元一对,现场定制的对联38元。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添加手写福字、书签、贴纸等小东西。
木哥摆地摊写春联/受访者提供照片
这次摆摊的时候,临近春节,穆哥的摊位从来没有冷清过。 四五个小时,他要么写对联,要么写福字、书签。 他太忙了,根本停不下来。 赶时间的人大多会购买提前写好的春联。 时间充裕、有更多个性化需求的人会现场排队直接定制。
一晚上,木哥一共卖出了30多副对联,加上散落的福字、书签、贴纸,收入超过1000元,远超预期。
木哥在社交账号“边木心眼子800”上分享这段经历后,得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甚至还有不少人前来询问。 他想,新的一年里,即使没有春节高峰期,他也可以制作一些书法文化创意产品,继续摆摊的副业。
今年春节前,家住四川的刘亚也开始摆摊出售灯笼等年货。
近一年多来,受疫情影响,线下课程经常停课。 刘亚的素质教育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她对自己的事业非常焦虑,想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恰逢春节来临,刘亚从去年12月节后就开始筹划摆摊。
相比于靠手艺变现,她主要是在网上挑选、采购产品,采购一些成品或半成品寄回家乡,然后在线下摆摊出售。
1月16日回老家过节的当晚,刘娅和家人熬夜加工半成品灯笼。 他们还讨论了如何把摊位摆得更有气氛,并一起制作了摊位招牌,标明产品、价格和促销活动。 亲戚朋友都非常支持她,帮她转发到朋友圈。
17日晚,刘娅摆起了摊位。 起初她还有些胆怯,不敢叫卖,但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开了摊。 看着人来人往,柳娅慢慢进入了心情,主动去招揽顾客。 第一晚收入达到350元。 在家乡有这样的收入,她已经很满足了。
刘亚摆摊卖灯笼/受访者提供
前两天摆摊的收入还不错。 本来,刘亚只是希望能赚回这500多元的成本。 对于第三天摆摊的收入,她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 没想到当晚她再次开摊时,库存全部被清空。 三天的总收入超过了1000元,相当于净利润翻了一倍。
如果算上时间和人工成本,刘娅每天摆摊至少四五个小时赚不了多少钱,但这次摆摊却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做很多事情就跟摆地摊一样,要不怕麻烦、有勇气、能吃苦。” 刘娅表示,这次摆地摊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她对事业的焦虑,让她在2023年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她的勇气也让她坚信“新的一年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
网上接单:做手机壳月入数万
也有很多年轻人在网上接单,通过“节日经济”赚钱。
过年穿新衣,你的手机也需要“新衣”。 专属节日手机壳,将为节日增添一份仪式感。 一些年轻人把手工定制手机壳当作副业,春节期间出现订单高峰。
元旦前后,1998年的幼儿园老师露露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商店和社交账号。 她主要制作定制扭杆手机壳和配件。 没想到,很快她就接到了订单。 她设计的醒狮手机壳,很契合新年气氛,因此最受欢迎。
Lulu制作的扭棒狮子觉醒手机壳及挂件/受访者提供
近一个月来,Lulu一共定制了21款手机壳。 每个手机壳的包邮价格约为50元。 她还制作了一些充满春节气氛的包包、吊坠、卡片等。 春节高峰期,她一共赚了1000多元。
当然,赚这个钱并不容易。 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一个手机壳基本上需要三个小时。 更复杂的手机壳需要更长的时间。 一般一天只能做两个。 为了保证用户能在春节截止日期前收到货,露露不得不推掉了很多订单。
Lulu提到,“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手机壳定制品类开始流行。 奶油胶、粘土、麻花棒和古卡等类型拥有大量受众。” 她还尝试过制作膏胶和粘土手机壳,但膏胶她自己挤不出来。 粘土仍需风干密封,施工周期较长。 她本来就忙于自己擅长的扭棍工艺,最终只得不专攻这一门类。
很多定制手机壳的工匠都专注于单一品类。 芊芊,核桃盒工艺品店经理,专注于粘土手机壳定制。 她入行一年零两个月,每单收费在100元到200元之间。 最巅峰的时候,她每个月可以接到300个订单。 到了2022年8月,因为很多年轻人想学习进入这个行业,倩倩开始招收学生。 5个月的时间,她招收了70名学生,并收取了一定的学费。 如今,倩倩的月收入在1万到4万元之间。
倩倩设计的春节手机壳/受访者提供
在行业工作一年后,倩倩深知节日气氛在手机壳定制中的重要性。 春节前两个月,她开始设计新年风格的手机壳,并开始接单。 元旦过后,用户进入疯狂下单模式。
由于粘土手机壳需要风干如何赚钱月入一千,生产周期长,交货周期也长。 因此,从今年1月开始,芊芊每天都在追订单。 虽然带学生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但芊芊每个月仍然接到近200个订单,收入2万多元。 她还提到,不少新生趁着春节高峰接单,甚至兼职,收入达到5000多元。
结论
即使是阖家团聚的春节,一心赚钱的年轻人也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有的帮助人们节省时间或提供便利,有的提供情感价值,还有的抓住年轻人对氛围感、仪式感的追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
表面上看,年轻人赚钱的方式越来越多,但实际上,涉及技能、经验、体力。 上述小众赛道缺乏统一标准,更多依赖人力、物力。 年轻人在春节期间赚钱。 这是昙花一现的“节日经济”,赚的更是血汗钱。
有些人想让自己的空闲时间更充实、更有意义,但也有很多人“在春节期间仍然赚钱,因为‘生活不允许休息’,”甄子说。
一般来说,年轻人热衷于赚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自由,也是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他们正在不停地赚钱。
(*标题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应受访者要求,文章中贞子、诗诗、海帆、林兮、木歌、刘亚、露露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