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学会”“月赚10万”,这些“创业培训”套路很多
阅读技巧
一些创业培训机构利用劳动者渴望掌握一门技能的心理,以“免学费”、“高回报”、“培训周期短”为诱饵,诱导其参加培训,骗取费用。 专业人士建议,应收紧网络信息平台责任,加强监管。
近日,辽宁省沉阳市最低气温近零下20摄氏度。 李越还在寒冷中跺着脚,围着烧烤车取暖。 即使没有顾客,他也想等一等再关摊。
2023年7月,33岁的李跃发现烧烤摊赚钱后,在网上联系了一家餐饮培训机构。 对方声称培训免费,只收取材料费。 李越报名了。 但在培训过程中,他被要求购买烧烤车、教材等物资,花费了他1.6万元。
两个月后,李跃正式开摊,每天14:00开摊,21:00关门,每天营业额不到500元。 这让他有些失望,“每个月的收入勉强够材料费和摊位费,还没还清。”
李悦的经历并非个例。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以“免学费”、“利润高”、“培训周期短”为诱饵,招收愿意创业的人前来培训,实则暗藏骗局。
声称不收学费,实则收取高价材料费
被公司裁员后,李跃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免费培训上百种口味的烧烤,帮助摊位指导,提供摊位、操作等技术和经验指导,月收入10万元,7天就能学会。” 看到免费又简单易学的烧烤培训项目后,李悦很感动。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培训,李跃发现,除了购买价值16000元的材料和教材外,开烧烤摊所需的秘制调料和专用厨具都需要从组织购买,而且数量多。上课时比所谓的“学生”便宜。 价格贵了一倍。
发现自己被骗后,李越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工作。 “代理公司说用的材料是特制的,我担心用错材料影响口感和客流量,所以只好继续高价从代理公司购买。”
在创业浪潮下,一些行业因其进入门槛低、市场大、资金回笼快、投资灵活、风险低等优势,成为很多人的热门选择。 紧接着,各种创业培训课程应运而生。 一些机构为企业家提供运营辅导、咨询等培训,促进其日常运营和发展。 但也有一些机构“假培训,真骗钱”。
记者在某消费者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有关欺诈创业培训学员的投诉有上千条。 投诉内容包括饥饿营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包装资质等。 有学生抱怨,花4万元参加培训、开网店后,却没有开出账单。 培训机构的客服诱导他们开通了托管服务。 学生表达不同意见,被列入“黑名单”; 有学生反映如何赚钱月入数千,培训机构与商家串通,制造虚假大众客流; 有学生抱怨,培训机构承诺在零收入开店时退还学费,但实际上没有退还。
“门槛低并不代表没有门槛,想要获得好的收入,需要懂技术、付出努力,仅仅通过短期培训掌握盈利密码是不现实的。” 在餐饮行业工作了20年的罗永存说,“目前,市场上的在线创业培训质量良莠不齐,要么只是入门培训,教一些门店营销、成本控制等;要么只是入门培训,教一些门店营销、成本控制等。”
没有实现盈利可以退款吗? 这都是例行公事!
记者搜索投诉平台发现,存在加盟代理、加工养殖、开网店不供货等创业培训套路。
这些培训机构大多承诺如果没有实现盈利则退款。 但事实上,“不退款”和“不履行承诺”是学生最常见的两种抱怨。 部分培训机构收取高额学费且不按承诺退费; 有的靠教学发展二级代理商,学生招不到新客户,机构不退钱; 一些机构将其员工包装成专家讲师,从而在网上下载拼凑的视频并将其作为课程出售。
机械加工专业的刘彬彬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2023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了“签约代理,轻松创业,月入万多元”的全自动布线技术培训。 培训机构声称全程指导、物资支持、免费送货、高价回收,课程结束后月收入2万元。 他签了协议,交了学费2万元,设备花费6500元,分三批采购原材料4.3万元。
然而一个月后,当刘彬彬将第一批成品交付给该机构时,对方却表示产品不合格; 下个月,他们再次不合格。 第三个月交付时,仍然不合格。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刘彬彬接过写着“不赚钱全额退款”的协议书。 向当地消协投诉后,得到回复,“该机构经营范围不包括教育培训,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通过诉讼拿回学费。”
对于学费退款问题,上海段和段(沉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孟玉平表示,这取决于培训费用是否合法、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培训条款是否合法等。有效协议是双方商定的,并具体情况而定。 确定“对于非法或无效协议产生的培训费用,当事人可以要求退还,但合法有效的协议通过诉讼较难退还”。
此前,一些地方消协曾发布涉及预付费培训的消费风险提示,称预付费消费存在风险。 一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而倒闭,预付费用难以收回。
压实网络信息平台责任,强化监管
针对乱象丛生的创业培训,辽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雷表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培训,而在于不法机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漏洞,抓住工人掌握技能的渴望,利用虚假宣传和培训牟利。
“加大监管力度,加大WF成本。” 王雷建议,细化教育培训广告专项规定和规则,由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共同督促落实信息平台审核职责,畅通投诉。 举报渠道。 同时,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开展专业化、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公益培训等,解除劳动者的困惑,帮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提升职场竞争力。
孟玉平认为,应对创业培训诈骗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斩断非法机构利用网络平台引流的链条,明确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夯实平台责任机制。
孟玉平表示,根据互联网广告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其利用其信息服务展示、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创业者来说,越是门槛低、回报高的项目,越要警惕。你不能被所谓的高收入蒙蔽了双眼,你要知道的是,收入与你的能力成正比。 ” 王雷说道。 (本报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