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更新用户仍然是各平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当线上推广的转化率低,成本持续上升时,线下推广就会出现在用户的视野中。热门应用推广正在成为一些人的重要业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新用户仍然是各平台最关心的问题。
京东、字节跳动、淘宝等10万人以上的互联网公司,以及卖零食的街头小贩,都需要刷新一下自己。这是公司永恒的话题。
随着线上推广转化率低,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者开始关注线下推广。于是,曾经的“钢铁军团”再次出现在了用户的视野中。他们活跃在超市、景区、地铁等地,向身边的人介绍APP,邀请他们注册。
一位三线城市的推广员告诉科技星球,人脉就是金钱。有些应用可以通过刷视频获得佣金,有些应用可以通过观看新视频获得佣金。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用户可以通过推广获得奖励,推广者可以获得奖励,平台可以获得用户,尽管这些用户可能不会一直很高。
应用推广正在成为一些人的重要业务。
01 热门应用推广
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有没有推广app的平台,还是三四线城市,在景区、商业街,甚至在高校和地铁里,总能看到一群人拿着手机和二维码图片为人扫描。其实这就是App的推送。
大公司也在互联网上开展新业务,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获取用户。除了购买线上流量、购买广告位外,线下推广也成为了重要渠道,因为一些APP的线上获客成本已经达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地推则在几元到几元之间。十几元。相对便宜。
于是,新互联网又开始下线了。
常年在推广应用的李某告诉科技星球:“推广者需要找到合适的项目和单价,然后找到合适的定位和方法,选择合适的人群和礼物,这样即使我每天利用我的下班时间进行推广,推广量也急剧增加。”
“小礼物主要是选择一些娃娃、纸巾等,价格足够低。通过购物软件批发购买,降低促销成本。” 李补充道。
高科技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被发现。在步行街的广场上,你可以看到几个推送团队在向群众推广应用程序,邀请他们扫码注册。有很多杂货购物团队,包括Amoy和Push。
在步行街做推广的陈松告诉科技星球,自己今年是应届毕业生。经过三个月的晋升,我目前在一家服务公司进行晋升。他说,推广这个行业对人们,尤其是一些刚走出社会的年轻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如果目前没有合适的工作,可以考虑这个行业,既能赚点钱,又能锻炼口才和面子。
在陈松眼里,这个行业的起步很简单。找一个有稳定结算项目的平台接单,准备一些礼物入手。反正要脸皮厚,在超市、公园、景区、学校等门口设置一些促销。最后你会努力工作,以后可能会接触到计费和线上推送,工作节奏会越来越好。
此外,校园也成为地面推送的主要场所。在高校推广相对容易,因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产品,希望能够勤工俭学,所以只要找到愿意做这个工作的大学生,并让他们相信这个工作能赚米,他们会主动去推广它。
Tech了解到,部分推送团队不会通过发传单、拉横幅、贴小广告等传统方式吸引新创意,难以引起用户兴趣。一些有经验的推广者会从用户的需求入手。比如,一个同学拿了自己的二维码,让其他同学下载并注册该应用程序,他将获得大量奖励。在激励机制下,他们会开发出更多的新用户。学生最了解的人是学生。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效率会比推手自己高很多。
如果推楼的预算不多,那么逐层去宿舍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带一些实用的礼物扫楼,用户的接受度会更高,比如鼠标垫、洗衣粉之类的。如果这个产品真的很好,它仍然会形成一定的口碑,用户会主动向你推荐这个应用程序。
02 App推广的商业经验:有的人月入10万
APP火爆的背后是利润驱动。
一二线城市资深服务商胡山告诉科技星球,“推广一个APP,离不开团队和项目,小团队或个人愿意努力,动脑筋。月赚3万到4万没问题,我们现在有20A的团队,我们分别买阿莫特拉辛和京东,平均每天每组200单。平台靠谱,结算快,虽然很辛苦,但是很满足。”
要推土,首先要控制成本。推送时尽量选择价格不超过3元的赠品给用户。至于质量,这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毕竟是免费的礼物。如果您想快速增加数量,请寄送一些负担得起的东西,例如一磅鸡蛋或洗衣粉。这些都是必需品。
胡山接着说,“去年我开始和拼多多合作,刚开始项目还不错,两个人半个月赚了20多万,后来成为了拼多多的官方服务商。多多购物,收入还可以,半年多赚了20万到30万,目前有机会和美团官方合作伙伴、京东同城服务商交流好工作越来越少。”
推送似乎是互联网从业者鄙视的一项业务。但胡山告诉科技星球,有人推月收入10万。
现在越来越难了。“按照2022年的情况,只会越来越难,如果努力的话,一个月差不多2万到3万元,别太热了,听风听雨。”胡山添加。
除了线下推广,APP的线上推广也成为了很多人赚米的新选择。
在小红书和D音上,也有很多人在推广这款应用,有几十万粉丝在推广上做得很好。线上App推广主要依靠新内容,成本相对较低。比如在小红书上发布产品种植攻略,或者在D音上发布评测视频。通过详细说明,用户可以主动注册。
Tech从一位推广小红书的博主那里得知,他们的推广不是公益,还是要考虑盈利的。前期,由于人气不高,小红书上会不断更新一些有趣的App使用攻略。直到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目标人群,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才会主动找他们进行推广,甚至通过他们向一些关注度高但“难找”的应用发出邀请码。一般来说,一个
此外,由于线上推广竞争激烈,他们也会将粉丝拉进微信群。每当一个新的应用程序拉动一个新的活动时,他们都会在群里发送一个带有奖励机制的促销活动。粉丝每次报名都会获得佣金,这也是线上推广的重要收入来源。
03 大厂的激烈“内卷化”博弈
APP火爆的背后,是互联网进入炒股竞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3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1.83亿,2月创下历史新高。用户总量保持稳定,市场增长接近饱和。为了获得独特的用户流量,各方不遗余力地在新产品和业务用户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以拼多多为例。其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拼多多营销费用同比下降14%,营销费用占营收比重进一步降至47%。营销费用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近50%。
对于线上和线下营销费用的分配,易淘相关负责人王海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王海表示,他并没有计算线上和线下营销费用的分配,而是‘线下’推广客户未来的营销费用占比肯定会超过线上。”
据《》、《赛迪》和《新京报》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在线获客成本飙升,9年获客成本增长10倍。
2010年获客成本为37.2元,2015年已升至222.4元。2022年直接翻倍至486.7元。
线上获客成本逐年上升,线下推广成为获客的重要渠道。
目前,国内大部分平台都在下沉市场寻找客户。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显示,cmnet新兴市场月活跃设备达6.18亿台,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5.9%。下沉市场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正因为如此,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可以看到在一些大型超市门前,会有D音快递版、汽车快递快递版、淘特、多多购物等推送点。是一种具有激励机制的推广方式,吸引市民驻足咨询和登记。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互联网赛道进入存量竞争有没有推广app的平台,获取用户流量将更加困难。为了获得剩余用户并抢夺竞争用户,我们必须在营销上下功夫。应用推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线上推广到线下推广,全方位获取用户。
但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推广是一种“简单粗暴”且成本高昂的获客方式。用户在激励机制下注册使用该产品,还需要自己努力去炼铁。如果产品做得不好,体验服务不好,那么高薪“雇佣”用户就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因此,虽然APP需要推广,但平台也需要精心雕琢产品,才能留住每一个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