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以为兼职只不过是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赚点小钱而已。
但最近跟朋友聊天发现兼职也能这样赚钱,朋友跟我说她以前很热衷于知识付费,现在靠卖课程每个月的收入都超过了学费,轻松就能实现15000+的兼职收入。
当时有一门情商课很火,她卖了200本,每本赚8000元,我当时很震惊。
我承认是眼界的限制,让我低估了副业的赚钱潜力;但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人为什么能从副业中赚到这么多钱?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想告诉你三种通过副业赚钱的方法。
懂得赚钱的人有长远的思考
我发现身边很多兼职的人都特别焦虑时间,总觉得一天的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用来赚钱。前几天我在深圳,晚上11点打车回酒店,以为车不多,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车上的司机也向我解释道:“晚上出来开网约车赚钱的,大部分都是白天有工作的人。”像这位司机,白天在会计事务所上班,晚上兼职做司机,也有自己的微店。
他说:
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工作的人,每天都要与时间赛跑,因为生活成本摆在那里,你无能为力。
你只能抓住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间,赚更多的钱。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很多人做副业时只看到总收入,而忽略了“小时工资”的概念。
不过说实话,小时工资更重要,你可以算一下你每个月挣多少钱,每天工作多少小时,然后算出你的小时工资,比如你做HR,月薪9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减去周末休息副业赚钱的书靠谱不,你的小时工资大概是51元。
那么,请用同样的方法,算一下你的副业时薪。如果你的副业时薪低于你主业时薪,你想想,值得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值得。
如果主业还有升迁空间、提成、奖金,那就更不划算了。
有的人兼职能挣几百块钱,却因此被主业公司辞退,真是捡芝麻丢西瓜啊。
是的,你应该把时间投入到更划算的副业上。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更划算的副业?我认为是具有长期价值、能产生“复利效应”的副业。
去年11月开始写微信公众号,说实话没赚到多少钱,但好在收获了比金钱更宝贵的成长经历。一年前在体制内上班,每个月拿固定工资,过着吃吃等死的生活。
我的一些同事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虽然工资福利比较稳定,但可以想象他们以后的生活也差不多了。但我还这么年轻,不愿意放弃。于是就上网找了一份兼职。
当看到有人靠写公众号文章一年赚百万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触动,之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断断续续写了83篇原创文章,其中有一部分被百万粉丝的公众号转发。
通过写作,我认识了很多年收入几百万、几千万的创业大佬,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真切感受到一件事:当下赚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赚更多钱的可能。
诚然,写公众号文章是一份副业,但懂得赚钱的人,却认为这是一条连接读者和作者的商业渠道,这条渠道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同事经常跟我说,你那么辛苦做微信公众号有什么用?读者那么少,又赚不到钱,还不如下班后去送快递,按天领工资呢!
我只想回应他:人们不会渴望那些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吃过鱼的人不会渴望鱼的味道;没有看到链接所产生的未来商业价值的人不会想到几百个阅读量被放大10倍利润的可能性。
做副业只注重钱的人,赚的是当下的钱,确实能满足眼前的饥饿;做副业放着长远眼光的人,赚的是未来的钱。
满足的,是对未来爆发式增长的饥饿。
光考虑长远是不够的,你必须集中精力
其实在现实世界中,还是有很多人有长远的思考,知道自己需要做一份能带来长期利益的副业。
但现实是,能做到的人没几个,我有个朋友兼职很多,翻译、PPT、带团、文案。
事实上,任何人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都能赚到相当多的钱。但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他什么都做,缺乏专注力。
美国职业发展专家戴维在他的著作《寻找职业甜蜜点》中提到了一个“职业甜蜜点”模型。
图中红色部分为Sweet Spot,原意是指棒球运动员击球最舒服、最有效的区域。
做副业也是一样,需要找到三者的交集,就像前面说的,做副业需要有长远价值,但如果不擅长,就会心甘情愿;如果不喜欢,就会缺乏激情。
以Papi酱为例,众所周知,她因短视频成为“宇宙第一网红”,但她的走红,与她在中央戏剧学院攻读导演专业硕士期间的积累、对视频的热爱和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
专注于自己喜欢、擅长、有价值感的领域,是很多人兼职赚钱的秘诀。薛兆丰就是另一个靠兼职赚大钱的典型。
他早年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工作,靠在得到APP上写专栏、卖出40多万门课程成名,也因为人气火爆而加入《奇葩说》。在《奇葩说》的一期节目中,他提到过一个观点: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为他的简历努力。
他说:
包饺子的时候,面粉多,肉就贵;
男孩多的地方,女孩贵;
资本集中的地方,劳动力的价值就高。
这证明了一件事:越是差异化的作品越有价值。
薛兆丰自己的副业也是如此。罗振宇说,“他是为数不多的能真正把事情讲清楚的经济学家。”的确,专注于“让枯燥的经济学课变得通俗易懂”就够了。
拥有可复制的赚钱模式比专注更重要
有人说:“我专注网络教学,但赚的钱不多。”在过去知识付费还不流行的时候,只要你做出一门课程,多半能卖得好。
但现在,大量竞争对手涌入知识付费市场,很多垂直领域的匠人也在想方设法跟你分一杯羹,当你越来越不稀缺的时候,你赚的钱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对于副业来说,有三种方法可以出售你的时间来赚钱。
只出售时间的人只能通过交换时间来获得一笔收入。
例如,如果您是一名销售人员,在 VX 上向某人销售保险,并且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达成交易,那么您在这个小时内只能达成一笔交易。
反复出售时间的人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长期收入。
就像上面提到的网络讲师,他可以精心打磨一门课程,然后放到网上赚钱。跨境卖时间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奇葩辩手邱晨,相信你们都知道。
她称自己为:“一个没有底线的辩论者、一个不靠谱的记者、一个坚持不下去的编辑、一个半途而废的设计师、一个没有动力的创作人、一个穿着拖鞋的经纪人。”
这么多的斜杠头衔,你知道她是怎么赚钱的吗?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不同的工作,其实都源自两项核心技能:“强大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绘画技巧”。
邱晨从初中开始学习绘画,21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学生辩论赛的冠军,毫不夸张地说,这两项技能就是她基本的赚钱方式。
她从这两方面提炼出自己的成功模式,运用到其他领域,从而实现跨界销售。如今,邱晨通过参加《奇葩说》的辩论、设计PPT、打磨口才课程等方式,都可以赚钱。
如果说单次销售时间是一个点,重复销售时间是一条线,那么跨境销售时间就是一个面。
这三种赚钱模式各有不同,当然赚钱的收益也是成倍增加的。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是一个新媒体讲师,但是他通过写作建立了个人品牌之后,就不再讲课了。
他开发了自己的打造个人品牌的方法论,然后成立了社区,帮助各行各业的人完善课程、打造个人品牌,并在自己的5000个朋友圈里推广,所有收入都归自己分享。
之前是靠自己的讲座资源来赚取收入,现在则是借力身边的资源来赚取收入,所以跨界销售时间既可以靠自己的资源来达成,也可以借力别人的资源来达成。
前提是你得有一个底层的赚钱模式,让别人可以参考和复制。希望以上这些对还在思考做什么副业、为什么副业不赚钱的你有所帮助。
请记住:副业虽然是必需的,但如果不能赚取更高的时薪或没有更高的潜力,那就只是自我消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