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受访的小店都发出过类似的呼声。疫情就像一场风暴,就连仓库满满的大店都摇摇欲坠,更别提这些坐落在街头巷尾的小店了。街边小店是城市的另一张面孔。问起经营小店的人,每个城市都有类似的担忧,比如客流、租金、开店成本、顾客消费能力等。
疫情期间,小店损失惨重,经历了断崖式的下滑,但它们并没有被击垮。美团大数据显示,在美团平台上,数百万家小店经受住了风暴的考验,正在创造V型反弹。尽管受到巨大冲击,它们也以独特的韧性和活力迎来了数字化转型和重生。
一个小店,一个希望。每一扇小店门背后,都住着活生生的人。他们可能是沉默的父亲,可能是坚韧的母亲,也可能是年轻的创业者。日复一日,他们四处奔波,支撑着自己的世界和家人的生活。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普通人为生活而奋斗的故事——
〓 唐晓和她的创业伙伴们
小店:“咖喱博士”日本咖喱店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
讲述人:店主唐晓
我第一次接触日式咖喱是在日本。咖喱是日本的国民美食,从100日元的简易咖喱到动辄上万日元的高档咖喱,应有尽有。最难忘的一次,是带我60多岁的母亲去吃咖喱。她之前没有吃过,一开始很抗拒,但吃过之后,就非常喜欢,还主动带一些咖喱制品回日本和朋友分享。当时我很惊讶,原来咖喱这么亲民。
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合伙人,开了这家店。他研究日本料理有三十多年了。我们店里的咖喱配方有些奢侈,把19种食材和香料碾碎,经过半天的辛苦和2天的发酵,才做出咖喱酱。酱汁里加入了大量的牛肉、黄油、果泥、蔬菜泥、珍贵的豆蔻等香料。味道比其他店浓郁很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咖喱才有层次,有回味。
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很多人都喜欢这里的味道,还被食客评为“上海最好吃的咖喱”。我想味道一定会找到喜欢的人,这家餐厅也是为喜欢的人而存在的。
没想到开店没几个月就突然疫情来袭,整个餐饮业几乎停摆。但即便是最艰难的二月,我们还是坚持营业,采购新鲜食材,调配酱料。因为我相信,只要熬过最艰难的两个月,就一定有转机。
其实我们还是遇到了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资金问题,房租加上员工的工资,加上2月份没有生意,我们损失了几万块钱。幸好房东很体贴,给我们打了房租折扣,美团的创业贷也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了增加客源,我们还考虑改善外卖业务,效果还是挺明显的,有一位顾客因为住在外卖覆盖范围之外,还特意跑腿过来订餐,当时我真的很感动,只要你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别人一定会注意到的。
店面走上正轨后,我不用每天去店里,但总会抽空在店里坐一会儿。有时候一些熟客会带给我们一些礼物,我们也会回赠礼物。我喜欢结识不同的食客,也喜欢和附近的熟客交流。有时候顾客们的主动互动总能让我感动,让我感到开心。这种回馈其实也是店主继续经营下去的动力。
昨天我找到了一张去年营业最后一天的照片,我们的logo下面贴着一个“福”,还有放假通知。现在看,真的很感慨,我们比那些一直停留在“春节假期”画面上的企业幸运多了,熬过来之后,我们应该想一些更深远的事情,我们会继续在咖喱的路上努力。
〓李彩明一家
小店:“马记小店”小吃店
地点:广州市龙津路
讲述人:李彩明,店主的女儿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和姐姐会接手爸爸创办的“马记店”,初中的时候我多希望没有人知道这家店是爸爸开的。
那时,父亲刚刚下岗,为了养家糊口,在米市路的一条小巷子里开了一家便利店,巷子里人不多,生意也不好,父亲只好在巷口摆起了路边摊。
店里人手不够,我和姐姐每天做完作业就得下楼帮忙收钱。我们在店里帮忙,一天能拿到一美元的工资,但我们一点也不开心。青春期的女孩子比较害羞,店里离学校又近,有时候同学来吃饭,我就躲起来,让姐姐招呼客人。
长大一点,我才明白父母的辛苦,也明白靠自己的努力谋生,并不丢人。在店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候还会遇到故意刁难我的人。但爸爸性格乐观,从来不会生气。不管多大的问题,都不是大事。
父亲为开店付出了很多,开店第三年就做了心脏手术,但为店铺操心,十天就得出院,有时一个人要扛一百多公斤的货,摔倒了也不告诉我们。
2012年,我已经在工作了。有一天,朋友突然打电话让我帮忙订座位。我才知道一千元小本开店创业,原来从小一起长大的马记店,已经这么有名了。很多食客都说,这是老广式风味的一部分。有些搬走的邻居会来店里吃饭,有些去了美国的也会回来吃一顿,说是情怀。店里的桌号,原本是挂在米十四巷口榕树树干上的,客人来了,就撕下号码,排队。
2022年,米市路装修,店要关门了,闺蜜来跟我说不能让它消失,我和姐姐最后决定把爸爸开了20年的店重新开张。本以为不行,没想到龙津路第一家店一开张,顾客全都回来了,没做任何宣传,生意就很火爆,于是我们又开起了第二家店。
疫情来得太突然,我和姐姐有时候会讨论要不要关门,但爸爸坚持要开门,我理解他,能承受的就继续亏钱。
我们也想过办法渡过难关。我们之前没有做过外卖,疫情让我们觉得可以试试。在美团的帮助下,我们6天就上线了,外卖第一天就卖了10单,之后就一直增长,涨到了200多单。疫情前外卖收入占到店面收入的三分之二。两家店就这样撑了下来。
这家店是我们成长的回忆,也是很多食客对广州的回忆,我们会努力把老味道、老记忆留住,就像马记店之前遇到的所有困难一样,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火锅店里的伙计们
小店:重庆鲜食老炉火锅
地点:北京西直门外大街
讲述人:吴小轩老板
我是北京的“大龄”打工者,今年51岁。2014年,我从重庆来到北京,在东坝开了第一家鲜活老灶火锅店。次年,我在动物园开了一家分店。早上10点开门,中午12点关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生意不红火,但稳定可观。妻子在重庆,我每个月都会在两地往返,习惯了,不觉得辛苦。
这家火锅店原本计划今年春节期间继续营业,准备了价值几万元的菜品。1月20日后,疫情迅速恶化,我立即安排关店,并让外地员工离开北京,回家团聚。
2月4日,我在重庆呆不下去了,就和主厨飞回北京,拖着行李直奔火锅店。我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食物在冰箱里全都烂掉了。北京的防控措施越来越严,餐厅开业似乎“遥遥无期”。我们是一个靠现金流生存的行业,没有现金流,餐厅就无法运营,进货、发员工工资、房租等运营成本都需要钱。
2月12日,我联系美团,想试试火锅外送,他们反应很快,两天后就上线了。互联网的影响力是惊人的。2、3月份我们店的外送很火爆,一天能卖八、九千元,外送弥补了一部分损失后,基本就盈亏平衡了。美团的快的采购也保证了我们的食材供应。
火锅是重庆人常吃的美食,除了早餐,午餐、晚餐、宵夜都可以吃火锅。重庆三千万人,有的人喜欢这个口味,有的人喜欢那个口味,能抓住喜欢你口味的顾客,就算成功了。2009年,入行第一年,过得非常艰难,白天去菜场买食材,晚上十二点多才开始炒锅底、调整配方,累了就睡在长凳上。
很多十年前的顾客都成了我们的朋友,他们来了,有家的感觉,不需要服务员招待,知道哪里该拿杯碟和酱料,哪里该拿蘸酱。有抱着婴儿的老奶奶,两三岁的小孩也爬上桌子;十年前,一位妈妈带着五年级的孩子来火锅店,如今孩子上大学了;还有孕妇,时光飞逝,儿子已经半人高了……
我喜欢吃火锅,也喜欢开火锅店。我不能因为疫情而不做,除非疫情把我们杀了。现在我们还没死,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肖亚星和店员
店铺:好退首码
地点:武汉市武昌火车站旁
讲述人:肖亚星老板
我一生中最快乐、最激动、最沮丧的日子都发生在过去三个月,因为我当时在疫情的中心武汉。
一切都发生得如此戏剧性。1月20日,我还在和朋友开玩笑,全世界都知道武汉是疫区,只有武汉人自己不知道。春运期间,三家酒店几乎客满。三天后,武汉封城,危机突然来临。
我是1993年出生的,父母一直在武汉经商,前几年,武昌火车站附近开了三家“悦东方”酒店,我才逐渐承担起管理工作。
除夕夜,我看到当地一个志愿者小组发来消息,寻求一位想住在医院附近的医护人员的帮助。我意识到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于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希望武汉的酒店老板们能参与进来。没想到这条消息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那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睡。一个VX小组很快成立,不断有二三十人加入。后来,这场救援行动被命名为“医生站”。我算了一下,武汉有340多家酒店加入了救援行动,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宿。假设每家酒店提供30间客房,平均接待天数为20天,总入住间夜数为20万。
我们爱这座城市,希望它越来越好。这些酒店老板很多都是小本生意,大家都在不计后果地奉献。医护人员入住酒店时自带床单被套,每天亲自消毒打扫房间。有人留下感谢和鼓励的字条,有人通过VX表示希望分担部分电费,减少我们的损失。
我算了一笔账,疫情期间,光是水电的损失就达20万元,一家酒店一个月的房租就10万元,现在每天的客人数量根本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开门营业就意味着亏损,这是武汉大部分酒店的经营现状。
虽然生活艰难,但我们依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美团知道我们的难处,在春风行动酒店振兴计划基础上,还向武汉酒店提供3000套公益资源包,包括额温枪、免费赠送酒店物业管理系统、免费赠送酒店收益管理系统、免费赠送线上推广资源等。
我们也在寻求自我拯救,有人计划利用这段时间对品牌进行翻新升级,有人计划制作抖音视频,向外国游客展示酒店的环境和卫生状况。
我曾在微博上发布过自己做志愿者活动的内容,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5月20日是我的生日,当天有很多陌生人给我发来问候,让我很感动。这一年,我们都要好好过。
〓在飞飞虾馆工作了十年的厨师和服务员
小店:菲菲虾餐厅
地点:武汉市石牌岭路
讲述人:厨师夏文兵
我在菲菲虾馆工作十年了,是石牌岭店的主厨,负责进货检验、人员配备、材料及产品质量管理。
虾生意是季节性生意,旺季是3月到七八月份。不同时间店里的虾来自湖北不同的地方,早期是潜江,后来是监利、汉川的洪湖,这是根据不同季节虾的成熟度和水土决定的。
我每天都会检查顾客吃的虾是公是母,大小,肉质好坏,有时候还会捏一下,看看虾的弹性好坏,肉质饱满不饱满。和虾打交道这么多年,现在一眼就能看出虾的品质了。
就像做饭一样,喜欢就用心去做。进飞飞虾馆之后接触了虾,一吃就喜欢上了。不过有点小困惑,我不太能吃辣,大餐过后就得休息几天。
武汉人爱吃小龙虾,每年这个时候已经是旺季了。去年我们最忙的时候,店里排队能有三五百人。餐厅早上10点45分开门,除了下午2点到4点半以外,基本没什么人排队。4点半以后就会很火爆,一直持续到晚上1点以后。
旺季生意好,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一个月可能只休息一两天,每天八九点上班,晚上十一二点下班,人多的时候甚至更晚。
去年腊月二十八,我是最后一个出门的,没想到在家一呆就是两个月,这也是我陪孩子时间最长的两个月。我1985年出生,湖北鄂州人,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的女儿,一个6岁的儿子。前几天儿子视频通话跟我说,不知道跟爸爸说什么好。我当时有点感慨,我确实有点工作狂的心态。
其实疫情期间我在家都坐不住,今年比往年真的难,人流量差不多是去年的一半,我们老板人很好,努力稳定员工,让大家有饭可吃,我也是团队领导,每天压力也挺大。
从3月底复工以来,我们的堂食服务受到很大影响,但外卖量逐渐回升,一天最多有几百单。现在堂食服务也在恢复中。为了保证食客安全,也为了让员工放心,我们店里组织了两次核酸检测。大家都没事,但店里的消毒防护还在严格执行。
这家店对我来说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看着它成长发展,就连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来店里看看,希望一切尽快恢复正常。
〓刘昊然和他的创业伙伴们
小店:清绪书房
地点:沈阳市铁西区
讲述人:老板刘昊然
我和明星刘昊然同名,家住辽宁沈阳。去年11月,我和闺蜜,还有另外一个合伙人,拿出全部积蓄创业,在铁西区开了一家都市自习室。我们在网上看到北京、上海、广州都有这种生意,觉得前景不错。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意,介于咖啡厅和图书馆自习室之间,客户群体主要是需要充电的职场新人和准备考研、考博士的年轻人。
书房不大,能容纳四十多人。清虚这个名字取自朱熹的诗句“水何以清?因有源头清泉”。书房开业后,几乎每天都爆满,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春节前夕,我们在浑南区买下了新店面,准备开第二家分店。
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按要求闭店后,我们取消了15天的预订,退还了所有款项。自习室业务目前还难以归类,我们的复工节奏只能参考咖啡店。我算了一下,单店投入20万,房东不免房租。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从没想过放弃,因为方向是对的,值得坚持。疫情导致工人无法返工,我和闺蜜自己动手装修,装水电、装门框,4月初,我们的第二家分店正式开业。
目前,清徐自习室已正式复工,我们每天认真消毒,对到店的预约访客进行详细登记和测量体温。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美团减少了一些营销费用,在门口放置了安心码,方便追踪顾客的行程,增加顾客到店购物的信心。
疫情期间,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位经常在清徐读书的医生给我打电话说:“考虑到我是医生,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警惕,等疫情彻底结束,我就不来了。”这位医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看上去很慈祥,经常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多,很有干劲。我想,我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这样的人点一盏读书灯。
〓酒馆老板和伙计们
店铺:“糯言”米酒吧
地点:北京北新桥
讲述人:杨刚刚,服务员
大年初七我从老家回来,没想到休息了这么久。4月份的时候,店里还有零星的顾客,都是先预约,然后我们再出去接。4月底,北京宣布降级,我们五一才正式开业。但现在客流才恢复了一半,晚上11点,顾客就陆续走了。以前周末店里三层都会挤满人,工作日也经常有人在这里聚会喝酒聊天。
我们老板说,卖酒是情绪化消费,当顾客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时,消费就会变得保守、谨慎。或许是焦虑导致消费质量下降,喝酒不像吃饭那样是刚需,虽然恐慌情绪在慢慢消退,但消费的恢复速度并没有想象中快,疫情打乱了大家的节奏,就像看雨一样。
我们希望顾客来得更多,人多了氛围会更好,我们也更有信心。美团点评上标注的“安全服务”标签,门口放置的追踪顾客行程的安全码,让顾客在店里消费时更加安心。我们酒吧在近两年的美团点评酒吧指南中被选为推荐商家,因为是口碑选择,在疫情期间为我们的生意增加了流量。
2月份,公园免除了我们店面的租金,老板还是给我们发工资,我和另外两个店员租了公司提供的宿舍,每天到巷口的店里买菜,自己煮土豆丝和白菜吃。他们和我弟弟一样,都是山西老乡。
我是1994年出生的,2014年底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北京,在大兴做了一年房产中介,工资也不稳定,生意好的时候能挣一万多,生意不好的时候也就挣四千多。现在在酒吧上班,比较稳定,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块钱。在老家买了一套小房子,每个月还要还三千块钱的房贷。
我们店里卖的米酒是福建一家工厂生产的,老板想把它做成高品质的,我自己也喜欢喝葡萄酒,原本来园区面试其他工作,走到一楼看到这家店门口挂着葡萄酒的标志,找到它的公众号,问老板招人不招人,真是奇妙的缘分,在这里工作,喜欢和喝葡萄酒的顾客交流,很开心,老板也像老师一样,教我们如何品酒。
疫情期间有点空闲,就想着以后的打算,想着也许可以回老家开个自己的店,甚至卖个酒吧。
一个小店就是一个希望。守住小店,是保就业、保民生的根本。美团平台上有数百万家小店,背后是数千万个家庭。为了扶持这些小店,支撑它们维系的生计,美团推出了“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用数字化的力量,通过线上运营、优惠贷款、安全消费、供应链服务、针对性培训等切实举措,帮助小店活下去、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