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备受期待的西湖大学成立还不到两年。
不过,西湖大学,原名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高科技研究型大学,如今却因为“科技成果转化”而被拿来与斯坦福大学比较。
据科技日报报道,6月1日,西湖大学首个自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好推首码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此外,据首码总经理王廷良博士介绍,包括此项成果在内的三个项目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而进一步挖掘发现,这还不是西湖大学“产业成果”实力的全部。
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是做什么的?
西湖生物制药科技成立于2022年1月23日,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以细胞治疗为核心,致力于开发针对罕见病、肿瘤、免疫、代谢等重大疾病的多种创新细胞治疗产品。
据官方介绍,西湖生医科技是一家由麻省理工学院、西湖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知名顶尖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创办的新一代细胞治疗公司。
其自主研发的REDx技术平台可用于治疗罕见病、癌症、免疫、代谢等重大疾病。
作为杭州市新一代生物医药“准独角兽”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与国内外顶尖风险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公司董事局主席高晓飞博士也是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公开资料显示,高晓飞博士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后期间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求是杰出青年科学家,主要从事干细胞研究及相关治疗、诊断技术开发,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7篇,申请国际专利,研究成果在美国成功转化,并被该杂志评为2015年度全球学校最佳转化项目之一。
那么,他们此次成功获得近亿元融资,究竟依靠什么硬技术呢?
据了解,西湖生物医药的核心技术来源于高晓飞团队的干细胞与器官再生实验室。
他们研发的新型个性化红细胞治疗技术可用于治疗痛风、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疾病,甚至癌症。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用一管自己身上的血液,就能治疗上述疾病。
据高晓飞介绍:
试验证明,红细胞装载药物后,既不会改变原有的血型,也不会改变血液的携氧能力。
因此,我们决定开发利用红细胞的细胞治疗技术。
第一个要解决的疾病是痛风。并且通过这项技术,已经在实验小鼠身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据悉,通过该技术,痛风患者一次治疗仅需抽取10—30毫升自身血液。
目前,依托该技术,首码已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开展临床合作。
拉开“西湖体系”
西湖生医科技的融资进展并不代表西湖大学的整个产业布局。
由点到线,“西湖体系”的雏形正逐渐显现。
西湖大学持有“西湖大学(杭州)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旗下子公司包括首码、好推首码、西湖生医科技等。
公开信息显示,西湖大学(杭州)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
经营范围: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让;会议展览服务、会展服务,国内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网络广告除外),图书策划,物业管理,自有房屋出租,餐饮管理(餐饮服务除外),住宿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据公开信息显示,主要人员有4人:
吉庆科主席现任西湖大学副校长,原复旦大学校园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
董事、总经理王廷良,武汉大学本科校友,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2009年至今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现对外职称是西湖大学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
西湖大学设备资产处处长张志强主任。
监事李汝涛 西湖大学财务评审委员会主席。
此外,西湖大学旗下子公司好推首码注册于2022年12月。
经营范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智能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数据处理;企业管理、企业咨询;计算机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电子产品、电器设备的研发、销售、租赁;计算机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电子产品、电器设备的生产(限分支机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
此外,西湖大学(杭州)发展有限公司持有60%的股权。
西湖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还引入杭州存中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40%。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存中主要提供企业管理及咨询服务。
最终,好推首码于2022年4月注册成立。
业务范围太广,不好说具体做什么业务。
但如果看一下水木西湖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军的简历,我们或许能窥见一斑。
公开资料显示,吴军为首码创始人兼CEO,补给部创始人,南京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学专业毕业,清华经管学院MBA,此前拥有近十年生物行业从业经验。
吴军有6家公司:
此外,水木西湖的控股股东首码,吴俊持有该公司70%的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杭州智研于2022年3月才成立。
施一公院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当然,西湖大学虽然年轻首码科技,但并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西湖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成立不久便应运而生。
该系几乎与西湖大学同期成立,由医学博士王彦良博士领衔,由四名90后组成。
在西湖大学官方文章《深度阅读 | 从实验室到市场,它们为何如此之快?》中也专门介绍了这一部分:
正是这样的部门,成为西湖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大大加速了项目的实施。
它还声称:
学术圈内的人不了解科研项目的商业价值,圈外的人也不清楚该技术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打破这堵墙、弥补信息鸿沟,正是“成果转化办公室”的职责。
西湖大学官方认可,好首码的成功融资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经验,西湖大学就像一个“科研成果创造营”,首码是第一位C位登场选手。
此外,西湖大学创校校长施一公其实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今年3月,施一公参与创办的生物制药公司诺诚健华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达62亿港元,使得施一公夫妇的财富突破10亿港元。
最新交易显示,诺诚健华目前总市值超185亿,施一公妻子赵仁斌持股15.54%,最新身家高达28亿港元。
而且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从学术界到产业界对生物技术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学术方面,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以及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郭天南实验室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血清中发现了多种独特的分子变化,并找到了一系列生物标志物。
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必然需要更多产业力量的接替。
这自然为西湖大学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大学成果转化的历史机遇
最后,当前时代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机遇。
早在2022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力度:
对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将其通过科学研究开发创造的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新型生物制药等职务创新成果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的,相关单位取得转化收入后3年内发放的现金奖励,减半计入科技人员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减轻税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12月,新的《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发布,这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些政策支持将有助于打破学术界和商界之间的壁垒,缩小信息鸿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这也体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正如施一公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所说:
当前,我们正处于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真正让师生在学术上自由探索、聚精会神地进行科学研究,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新的、重大的原创性发现,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
或许,西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会给国内其他高校带来新的借鉴思路,您觉得呢?
参考链接:
- 超过-
免费报名 | 汇聚6位图灵奖得主及数十位顶尖专家学者
这可能是北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AI专业盛会:包括LSTM之父Jürgen在内的6位图灵奖得主,以及张北、李开复、陆奇、张亚勤、孙剑、颜水成等都将参赛。扫码即可免费报名~
量子比特·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追踪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新趋势
如果喜欢的话就点“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