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创业十个有九个死。创业的确是能带来高回报的事情,但创业的风险也不能忽视。“盈亏同源”,创业在给你带来高回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创业的高风险。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创业的高风险,有没有一条相对平坦的创业之路呢?
普通人创业成功的关键原则是什么?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事物的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小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普通人创业成功,第一步就是要遵循几个关键原则。
1. 微型创业
对于普通人来说,成功创业的第一法则就是“微创业”。选择看似新奇的商业模式,然后砸钱的激进做法,注定只适合思聪这样的国民老公。然而,思聪的创业之路,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微创业意味着轻资产、少投入、试错成本低,船小容易掉头。只有轻资产,前期一个人做成一个团队,才不会在失败率普遍较高的创业领域,第一轮、第二轮就被淘汰。
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修正的过程,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犯错然后改正,这样才能活到找到正确的路。
2. 后续策略
把握微创业原则,我们会选择轻资产、低投入的创业项目。那又怎么样?试错成本低,就能随便尝试,随便失败吗?
不是,不是。我们的第二个原则是遵循战略。
不要做第一个被吃掉的人。哦不,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在科技上大胆创新无疑是正确的。
但作为普通人,我们创业需要很高的成功率,“先手”的创业方式并不适用,因为普通人创业对于错误的容忍度很低,一次失败的创业可能让你失去重新创业的资本和机会。
遵循策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会跟你说创业要寻找蓝海,但是蓝海在哪里呢?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找到蓝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期待创业有蓝海,那很可能是失败的开始。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需要做的只是在所谓的红海中找到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空间,然后分得一杯羹。
创业中的“跟进策略”,就是当你看到别人在类似的条件下取得了成功,你就效仿,做一个类似的项目,成功的概率很大。
3. 把握需求、供给、时机“三要素”
微型创业及后续策略可以看作是宏观原则,而需求、供给、时机“三要素”则是微观原则。
在决定是否启动一个项目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了解这个行业的需求和供应,以及是否有一个我们能够进入的机会窗口。
普通人创业需要哪些步骤?
大家看到了,微创业、跟进策略、创业三要素,都是为了找到适合普通人、成功率高的创业项目。那么,我们选好项目之后,应该如何开始呢?只要按照以下3个步骤就可以了:
01
验证 MVP
几年前ofo小黄车风靡一时,突然横空出世,打破了很多人认知。虽然后来创始人因为经营理念和性格问题与资本分手,但这个早期创业项目的经验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ofo起步于北大校园,David有了共享单车的想法之后,该如何实施这个创业项目?找人融资?成立公司?还是出去卖?
都不是。一个创业项目是否真的可行,需要实践来检验。所以 David 在北大校园里投放了少量的自行车,搞清楚了怎么用、怎么充电、怎么维护。然后他发现有市场,有巨大的需求,甚至可以盈利。于是就建立了一个闭环,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大规模推广。
MVP 是“最小可行计划”的缩写怎么可以创业成功,验证 MVP 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小规模、可控的试错过程。
举个例子:你想在学校附近开一家奶茶店,从选店面、买设备、招员工、做奶茶开始,那自然是不行的,违背了我们说的“微创业”原则,也没有经过MVP的验证。
你可以把开奶茶店这件事情“最小化”,找个三轮车,在学校门口卖几天奶茶,先算一下投入产出,看看你的支出是多少,你预期的收入是多少,从投入各种成本到卖奶茶,能不能赚钱,是否可持续,如果能,这个项目就可以做。
这就是MVP的验证,简单来说就是:创建一个创业项目的“小版本”,通过实践来验证。
02
勇敢裂变
好的,你通过MVP验证了你的奶茶车,发现可以赚钱。MVP验证通过。那么,你的奶茶店开业了。至此,你是不是只能守着这家奶茶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孤单一人地生活到生命的尽头了呢?
当然不是!
只要ROI大于1,你就可以找类似的位置开第二家、第三家、第N家店,直到ROI=1。要敢于拆分,像细胞分裂一样把一个经过MVP验证的“微创业”项目进行扩散,是普通人把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否则,你只会满足于一笔小财富。裂变是让你的MVP大放异彩的武器!从MVP开始,然后不断复制和裂变,享受复利效应。这是企业和个人成功之道。
03
重建使命感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做好了MVP验证,勇敢裂变,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进一步来说,如果你想把创业项目当成自己的事业,踏踏实实、持续发展下去,那么第三步“重塑使命感”必不可少。
共享单车在做大做强之后,赋予了自己“绿色出行,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感。喜茶的使命是让茶饮更年轻化,而不是让奶茶升级。这些都是创始人在创业项目成立后人为赋予的企业价值观,其实就是“重塑使命感”。
我们无需否认、无需怀疑,几乎所有普通人的创业项目前期都是为了赚钱,唯有“重塑使命感”,我们和员工才能长久保持旺盛活力,才能与社会更加接轨,实现创业项目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
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普通创业者能够而且需要考虑的问题。
创业不容易,要找准策略,祝愿各位老板都能顺利、平安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