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累积获取金币的步数,布多多设置了不同的步数。 比如每天达到1、1500、3000、4500、6000步累计获得的金币数量是不同的。 比如达到6000步,可以获得130金币,达到20000步,可以获得2500金币。 也就是说,一个用户每天走2万步,就能赚0.25元。 通过这样的激励制度,布多多意图鼓励用户多锻炼,获得更多金币,从而接近当日的TX门槛。
在布多多,除了用金币换步数之外,还可以做任务换取金币。 任务包括持续签到、观看视频广告以及对外分享等。冉彩测算,通过运动与任务结合,用户每天最多可以获得约3500-4000金币,折合人民币约0.4元。 各种任务中靠谱手机赚零花钱,邀请好友即可获得2000金币。 布多多此举旨在鼓励用户邀请更多好友,从而实现了布多多的快速增长。
做大量任务兑换金币界面
我们假设一个用户每天走2万步,每天成功邀请5位好友注册使用,并完成全部任务,最多可以赚取1.5元,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大多数只靠走路赚钱、不做任务的用户平均每天收入在20毛钱左右,每月不超过10元。
布多多累计下载渠道分布来源/七麦数据
在布多多推出的广告视频中,其声称只需每个月走路,就能赚到视频会员和音乐会员的钱,零花钱还剩下。 50元的TX屏让用户慕名而来。 存在夸大其词的情况。
依靠广告夸大和社交裂变,布多多上线仅三个月,就实现了安卓端1.5亿下载量,收获了1800万月活跃用户,日均打开量800万。 快速的发展让人好奇。 这条拥有20多个APP的“边走边赚钱”赛道究竟有何魔力?
流量买卖,低买高卖
广告出身的趣头条创始人谭斯良曾经总结过一个财务模型。 “M”代表用户产生的广告收入,“N”代表对用户的激励。 只要“M>N”,公司就能赚钱。 以布多多为代表的这批移动赚钱应用都遵循这样的思路:花钱购买流量,然后将流量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广告商。
“这种流量倒卖业务其实很简单,无论是趣头条、走路赚钱,还是打字赚钱,都是指用户可以经常观看、点击app上的广告。走路、打字、信息就是一切手段。只要广告主给的钱能够覆盖用户的奖励,剩下的就是广告商赚的,所以这些应用本质上都是广告公司。” 某广告公司CEO杨先生告诉燃彩网。
燃财调查发现,不多多是由好首码开发,即好首码,上海新盟旗下拥有东方头条、不多多、八达通输入法等产品。
东方头条与趣头条类似。 它是一个内容信息应用程序,八达通输入法是一种通过打字赚钱的输入法。 而首码还有领取优惠券返利的“穗新买”、彩票游戏的“阳光养猪场”、浏览网页赚钱的“全能浏览器”等,这些产品大多针对以下城市的用户二线城市,盈利模式也大同小异。
冉财经致电东方头条,对方透露,布多多、八达通输入法和东方头条共用同一个广告销售团队,可以视为同一家公司。 其产品矩阵拥有2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流量池庞大,多个产品共享后台,流量变现统一调度可实现精细化投放。
对方向冉财财经提供了一份报价方案。 布多多主要以CPM模式销售。 广告位多达19个。 广告类型有开屏、弹窗、大图、激励视频等,还有领取金币、兑换步数、签到会有弹窗,如果你想获得更多金币,您需要观看一段30秒的视频广告。
算下来,布多多针对的是边走边赚钱的用户,广告的单位成本低,给用户的补贴也低。 对于做任务多赚金币的网赚用户,布多多提供高额补贴,但展示的广告数量较多。 无论如何,布多多的广告收入可以覆盖补贴支出。
冉财经还在河北找到了一家布多多广告公司。 对方表示,布多多是最近推广的新媒体。 一些网赚、棋牌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推广效果按CPC(每次点击费用)计算约为0.5元。
另一家广告公司CEO彭先生向燃彩透露,目前行业内一次点击的价格是0.2元的起步价。 如果要竞价,实际价格可能会上涨,但流量平台肯定会赚很多钱。 只有优化,代理商才能赚取差价。
从经济角度来看,布多多的商业模式是向用户支付少量现金奖励,将用户流量转化为广告展示量和点击量以较高价格出售给广告商,赚取差价。
据燃彩统计,在布多多上想要获得2500金币和0.25元奖励,需要观看弹窗广告、视频广告等约15-20次。 按照布多多给出的单价来看,15-20个广告的价格在0.6元左右,利润空间很大。 具有类似模式的趣头条在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每个日活跃用户的日收入为0.39元,每个日活跃用户的日补贴为0.13元。
这类网赚+广告的App数量众多,正是因为它们的盈利模式是积极的、有利可图的。
“下沉市场”的广告屠杀
与信息流平台不同,步行对于用户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比阅读需求更加频繁和刚性。 顺便赚点钱的想法让用户更容易接受“边走边赚钱”的产品。 在正向财务模式的激励下,不少企业纷纷加入这一赛道。
还有一点就是这类APP的研发成本很低,上线后不需要大量的内容来维持活跃度,几乎没有内容成本,这也比信息流产品更稳定。
光竹健身技术负责人海涛告诉燃彩,计步软件的技术难度和研发成本并不高。 “底层系统提供了很多成熟的接口来从手机上的各种传感器设备获取数据。计步应用一般会调用手机接口和算法来生成运动数据。” 他表示,一般功能比较简单的APP开发周期需要两个月左右,开发成本大概在10万到30万之间。
几十万的研发费用,日常运营成本并不高,穿着运动健康的广告发行商可以轻松批量生产,投入流量买卖的循环。 在打字赚钱、浏览器赚钱等应用中,用户被视为流量,在用大量时间换取小额奖励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为广告公司打工。
然而,此类应用在让用户赚钱的同时,也蕴藏着潜在的风险,一些广告可能会将识别能力较差的用户拖入一个又一个隐藏的陷阱。
“这些流量虽然便宜,但很难产生品牌效益。对于正常的产品来说,转化效果不会很好,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曝光量转化,利润肯定连投放成本都覆盖不了。一般来说,高利润的产品在下沉渠道做广告,比如有些游戏,吸引一个人,充值一万,即使三千人转化一个,也能赚钱。 杨先生说道。
除了游戏之外,利润率最高的是一些低成本、低质量、高价格的暴利产品,比如各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网贷理财等。
“很多下沉流量平台早期知名度并不高,用户数量也不大,接收广告的范围也比较广。但一旦知名度高了,一旦监管层重视,就可以只接受一些正规的广告,广告行业中价格比较高的我们通常称之为黑五类,如果后面接不到的话,利润空间就会减少,这时候你就需要计算一下引流成本是否低于收入,这种财务模式是否还能维持。” 杨先生解释道。
在他看来,这些网赚平台都会遇到障碍。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实现百万日活动。 即使它们变大了,它们也可能会在水下进行一些活动。 有些是肉眼看不见的,有些是在晚上,有些是白天,有些是有针对性的展示位置,有些是二次重定向,有些广告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式,但登陆页面不一定是内容。 ”
网赚和黑客占据主导地位,流量平台、广告商、黑灰产品明争暗斗,为了最终的下沉流量互相残杀。 放在更大的环境下,则是网络广告行业整体萎缩后的一次洗牌。 流量和广告收入进一步向BAT巨头集中,留给小公司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少,只能从下沉市场中寻找最后的机会。
网络广告投放来源/
据杨先生介绍,今年已有40%的网络广告公司倒闭,剩下的都盯着下沉市场。 布多多等网赚类APP的增多,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至于他们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文中图片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