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微博发起话题#我该告诉孩子赚钱很难吗,阅读量超2亿,讨论4万次。 从孩子的教育问题到成年人的经济压力,再到经济知识,各界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们中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孩子。 作为一个生活费仍然依赖父母的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孩子提起这件事,但我们需要小心在哪里、为什么谈论这件事,而不仅仅是公开谈论。
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不穿衣服、不穿鞋子,他们不会放过我,但如果我想追求价值几千块钱的名牌商品,就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因为它不适合我。更符合家庭的消费水平。 每个人的家庭条件都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实现经济独立之前,不同孩子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财力和父母的收入。 追求名牌等行为可能伴随着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比较,但当经济条件与物质追求不匹配时,比较就会带来虚荣心和超出正常水平的要求。 因此,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父母也在尽力给他最好的结果。 他可以安心地享受,但想要达到更高的消费水平,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家庭富裕的人很容易接受父母创造的优越条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格也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重视。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无论家庭多么富有,他们都无法花钱来填补更大的欲望漏洞。 社会上助学贷款的案例很多。 赌债无法偿还的消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无论是父母的工资,还是你以后赚到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如果你追随金钱的潮流,你只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因为金钱会成为带动别人的顺风,而你也会被卷入漩涡。
有人说,不应该让孩子过早地经历社会的艰辛。 我认为良好的教育应该在孩子们被社会狠狠殴打之前给他们打一针强心剂。 我们无法避免生活的苦涩,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争取生活的甜蜜。 父母努力赚钱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也不应该给孩子“看我这么努力赚钱,你会对不起我的”的束缚。不努力学习。” 父母应该循序渐进,从读书到进入社会,从参加工作到组建家庭,让孩子根据父母的经历了解人生发展的大致轨迹。 与其打他一巴掌,不如直接告诉他,生活不易,赚钱不易。 这无异于把孩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扼杀在摇篮里。 人生应该充满坎坷,悲欢离合。 感知大人的难处,或许并不是帮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体贴父母的好方法。
“教孩子赚钱很难”的背后,其实是父母希望孩子对钱的来来去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因此,在谈论这个话题时,家长不要让赚钱的辛苦成为孩子花钱的禁忌未满十八岁的学生如何赚钱,而应该让其成为孩子花钱时的考虑因素。 因为这个话题引发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体贴、关爱父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从内心决定要努力奋斗。
文/罗杰(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