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AI写作现在真的很强大。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说不好用。
AI用得好,绝对是神器。
至于新闻里说的那些直接卖AI画卖版权的就不用想了,那不是我们的玩法。
草根的方式是在D音、K手等平台的作品还没有饱和的情况下,快速量产、快速变线。 在这波热浪过去之前,让自己得到一个更大的蛋糕。
...
有一个哥们,以前是卖盗版的,现在赚的也差不多了,不想再冒险了。
他知道D音现在流量很大,但他觉得竞争太大了,不知道该不该入局。
他和我谈过,他的顾虑是如果大家都跟风,我跟风还能挣到钱吗?
我说只有边缘项目才会少竞争,因为即使人家知道你很赚米,他们也不敢学。 正式项目竞争不小。
竞争这么大,普通人怎么赚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办法从创意中赚米。
顺势而为,从另一个角度,你发现一个东西很流行,然后你就去做。
什么东西着火了是什么意思? 说明这东西的需求突然变得很大了。
所以,这东西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平台的流量分配逻辑,大部分人只知道分成多少个流量池。 刚发表的作品,优先推送给500人。 如果这500个人的反馈比较好,那就推到1000或者3000,如果反馈数据好,再往更大的流量池推,流量不好就停止。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平台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逻辑,就是平台上内容的匮乏。 如果你这样做,它会给你更多的流量。
如果平台内容过剩,你再做一遍,肯定给不了你太多的流量。
以D音为例,如果你发现有某类东西,现在流量很大,说明什么?
说明用户需要这种东西,平台不饱和这种东西。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去做,照做。
永远记住,做项目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必须以赚米为导向,以最高效的方式赚米才是你真正应该追求的。
至于大家干嘛呢,杀人气这东西,多了就跟你没关系了,干不干人气就过去了。
不同的是,如果你做了,你就能得到钱。 如果你不这样做,你将不会得到任何钱。
这就是把脂肪留在手上的意思。 只要你参与,你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钱。 如果你不参与,你将一分钱也拿不到。
所以,忘记自己的喜好,多分析热点,用数据来调整赚米的方向。
能跑通的项目,就死到底,直到彻底死掉,赚不到钱,别想别的